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27095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巩瑞波(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745000)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鉴于边区人民民主意识严重缺乏,陕甘宁边区政府自建立起,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政权建设和民主选举运动。尤其对于乡选乡选主要以直选为特征,是基层选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草根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地方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都是由下而上通过民主选举组成的。乡(市)为基层组织,由选民按一定比例直接选举代表组成乡(市)苏维埃代表大会”,边区政府更是完全从边区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开展了扎实到位的宣传动员工作,采取了灵活有效的选举办法,形成了一
2、套完整而又颇具特色的选举模式。边区乡选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边区民主政权的建设,激发了人民的参政热情。更重要的是:它开了中国草根民主的先河,对解决现在我国农村面临的直选困境和民主建设问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选运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是边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中相当成功的一部分,不仅动员了民众,开启了民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选举经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以边区乡选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论著却颇为鲜见,仅仅在蔡素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及其对农村选举的历史启迪》、王建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政权建设述论》两篇论文中略有涉猎。本文拟以陕甘宁边区乡选为
3、中心,对乡选的政策法规和实践过程进行一次历史再现,阐明其民主特色和优势,说明边区乡选开中国草根民主之先河,以求给我们解决目前面临的基层选举和民主建设问题以借鉴之用。
4、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立较早,而且经过改造,区县两级的政权已经有了一定的民主作风。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以乡为中心的基层政权多仍用旧乡长、旧保长(多为封建地主、富农甚至恶霸)。人民仍然处于封建的高压和剥削之下,根本没有民主、自由和权利可言,导致了人民的民主意识严重缺乏。因此,为了在边区基层政权中推行民主政治,解放人民,自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乡选工作,认识到“乡选是三级选举的基础”[1](P259),“只有乡的选举做得完满,才能保证县及边区的选举顺利进行。”[2](P202)
5、选举前,边区政府又多次提醒“各级党委对于选举运动的领导,首先要把主要的力量放在乡的选举中。”[3](P204)1941年普选时,边区政府又“把乡市民主工作提高到了民主政治的第一位”[4]。1945年进一步提出:“选举方针的贯彻,关键在于乡选”。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边区政府对于乡选,无论是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到选举前的准备工作,还是从选举过程到选举后的总结工作都一丝不苟,因此,边区每次乡选的成效都非常显著。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
6、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一、边区乡选的理论依据为了规范选举,使选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颁布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选举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法规同时也是边区乡选的主要法律依据。1937年4月,依据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出的“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遍的彻底的民主制度”的精神,西北办事处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选举法起草委员会,对选举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研究之
7、后,于5月12日颁布了《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和《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条例明确提出了“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证实现彻底的民主”的选举原则。其中,“普遍”是指选举人的资格没有任何限制。对于抗日的各阶级和阶层,不论是工人、农民还是地主、富农、资本家,乃至一切抗日党派和团体人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显然,这一原则中已经包含了不分阶级的含义。它同工农苏维埃时期只给被剥削、被压迫的民众以完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选举有明显的区别;“直接”是指各级民意机关、参议会议员都由选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