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

ID:1702375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_第1页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_第2页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_第3页
资源描述:

《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宗孟教授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刘丽敏长春市中医院,吉林长春130022[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络虚;络瘀;补虚化瘀;灸法;神阙;名医经验;杨宗孟[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6-7415(2010)00-0000-00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慢性炎症,系由急性盆腔炎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彻底所致,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演变所致,或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起病缓慢,病情反复所致。杨宗孟教授,女,1927年生,现为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从事妇科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读《内经》,并

2、将《内经》络病理论运用于临床,从久病入络着眼,以络虚络瘀立论,采用补虚化瘀法,配合灸疗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笔者跟随杨老学习两年,受益颇多,兹将杨老从络论治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如下。1络虚络瘀是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机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其结构细小,末端直接与脏腑组织相连,络脉广泛分布,无处不到,弥补了经脉线状分布的不足。随着络脉分支层次的增多,络体愈加细窄迂曲,络中气血的运行渐趋缓慢,以利于营养物质向脏腑组织渗灌以及与代谢废物充分交换。因此,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的输布环流,易致络脉瘀滞状态,络脉不通,不通则痛。由于慢性盆腔炎多局限于盆腔脏器,特别以输卵管、卵

3、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炎性改变,致局部神经纤维受到激惹和压迫,从而产生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等一系列症状,每当月经期盆腔充血则症状加重。杨老认为,慢性盆腔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病因多是湿邪为患。常有两方面因素,一为正气之虚,外邪入侵,客于胞宫、胞脉、胞络;二是邪毒侵袭人体,未得到有效彻底治疗,二者均导致正虚邪恋,湿盛络瘀,形成病程长,缠绵难愈的慢性盆腔炎。迁延日久均可出现络虚络瘀的病理变化,即“久病入络”。入络之邪有伏邪之嫌,形成缠绵难愈,随时复发的状态。络虚即络气不足,络瘀即络脉瘀阻。络脉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及保证经气环流等四大功能,完成这些功能的前提,除了络

4、道通畅、络气无阻外,络中血气的充实亦是其重要条件之一。一旦络中的络气不足,络虚络滞,便会影响其血气流注的正常运行,致使血气运行稽迟,或停留于局部而为瘀,加之慢性盆腔炎乃湿邪为患,湿瘀互结,阻滞络脉,所谓“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是络脉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的病理阶段。2补虚化瘀法是慢性盆腔炎的基本治法杨老认为,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日久,往往耗伤了人体的正气,虽表现为湿盛络瘀的实证,但潜在的本虚是疾病不易治愈的关键,其实质是络虚络瘀,故杨老治疗本病以补虚化瘀立法,既强调治本,又不忽视标证,注重扶固机体的正气,在正气强壮的情况下,机体驱逐病邪的能力增强,再配合祛邪药物的治疗,达到事

5、半功倍的效果。杨老运用《内经》络病理论,凝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加味理冲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理冲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杨老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健脾除湿药,组方为:党参2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山药2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败酱25克,薏米25克,牛膝15克,车前子15克,桂枝15克,茯苓25克,蜈蚣2条,土虫10克,鸡血藤50克,方中党参、黄芪皆为补气要药,大补元气;白术、山药为健脾益气之良药,与参、芪合用,共奏益气扶正之功;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

6、ingqua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胃、扶助正气;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破瘀消症,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利尿,引火下行,引药下行,

7、直达病所;车前子甘寒滑利,既能利小便,又能清热,与牛膝同用,使湿热之邪从下而解,且车前与白术、薏苡仁同用,增加健脾利湿之功;败酱、薏苡仁同用,清热凉血,解毒化湿;桂枝温通血脉,以行瘀滞;鸡血藤苦甘性温,既能活血,又能补血,兼以补虚化瘀之功效;蜈蚣、土虫均为虫类药,具有飞灵走窜、搜剔络中瘀血的作用,以其蠕动之性,通幽消积,而达到化瘀消癥的作用。3络病理论指导灸治慢性盆腔炎《内经》治疗络病的方法主要有针刺、药物、温灸按摩三种,灸法是中医学传统外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