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

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

ID:16977330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_第1页
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_第2页
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Ⅰ型超敏反应介绍与防治20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一班姓名:甘立明学号:2010092102【摘要】已免疫(致敏)机体再次接受同样变应原刺激所发生的迅速、强烈的反应。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E类抗体,IgE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相同变应原再次刺激机体,可与效应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触发效应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介导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病理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是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受相同变应原刺激后,通过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其主要特

2、征是: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通常使机体全身或局部出现生理功能紊乱。但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或遗传背景,即多发生于易产生IgE抗体的超敏患者。【关键词】IgE、变应原、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一、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及机制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大致可分为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一)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E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RI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表面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肥大细胞/碱性粒细

3、胞,简称致敏靶细胞。通常靶细胞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甚至更长,如长期不接触变应原,致敏状态可逐渐消失。(二)激发阶段激发阶段是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对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触发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研究表明,当多价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IgE抗体结合,可使膜表面FcRI交联,此称交联反应。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桥联反应是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及合成生物活性介质的关键。(三)效应阶段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

4、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是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活性介质引起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局部渗出水肿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促进黏膜腺体增强。但不同介质的作用也各有其特点,根据效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亦称即刻相反应,通常

5、在接触变应原后数秒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种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晚期相反应亦称迟缓反应特点是表现为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Ⅰ型超敏反应炎症,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h,可持续数天。该种反应主要由新合成的主要介质如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某些细胞因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产生的酶类和脂类介质,对晚期相反应的形成和维持起一定作用。二、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最严重的I型超敏性反应性疾病,患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后数分钟内即出现症状,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1.药物过敏性休克该类反应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青霉

6、素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或青霉烯酸,多为半抗原而无免疫原性,若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烯酸,因此使用青霉素时应临用前配置,放置后不可使用。临床发现少数人在初次注射青霉素时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其曾经使用过被青霉素污染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或吸入空气中青霉菌孢子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有关。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防御时

7、,有些患者可因曾经注射过相同的血清制剂已被致敏,而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二)呼吸道过敏反应1.过敏性哮喘2.过敏性鼻炎(三)消化道过敏反应(四)皮肤过敏反应三、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一)查明过敏原避免再接触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再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最有效方法。I型超敏反应的发作除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外,同时多有对某种物质的接触史。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根据发作的规律往往不难确定其相应变应原。对有些难以确定的变应原或易引起免疫反应的药物、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