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ID:16916339

大小:1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5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_第1页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_第2页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_第3页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_第4页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一、《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  (一)结构框架: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叉递进。  1.安排合理的梯度,相同内容虽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2.根据儿童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实际,以他们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采用跨学科、融会综合的编写模式。    (二)教材倾向:凸现爱心、责任感教育  1.无论从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还是个体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看,儿童爱心和责任感的发育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人生的积极态度必以向善和向上情感为依托,公民意识的形成则与个体责任感相辅相成。(对家乡的责任感)  2.作为情感教育,个体的感受

2、和体验非常重要。为此,教材设置大量“爱与被爱”的情景讨论,以及可操作的活动,在呈现上,我们还力图使之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教材内容:选择儿童生活事件和情景化材料  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选材的直接依据,适当拓展。  2.在标准的框架内选取相应的儿童生活事件,梳理学生三到六年级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难题、道德冲突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困惑,使内容标准生活化、情景化。  3.内容选择上并不是将儿童生活简单翻版,具有既源于生活,又高于(引导)生活的特点。  4.教材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题材广泛,主题

3、多元。  5.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亦有一定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四)教材呈现:小切口、层层深入;重践行,图文并茂  1.针对学习对象从童年中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内容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2.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    (五)教材衔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  1.两门课程属于同一类综合课程。各年龄段儿童生活的领域虽然会不断扩大,但基本领域却是相同的。  2.注重二者的有机对接,通盘考虑,整体把握全套教材的内容,对重

4、复出现的内容标准,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设置合理梯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尽量使其边界清晰,避免重复学习。    (六)地方特色:突出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是课程标准中的六个主题之一。教材以养育我们的荆楚大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名人先辈为内容,对学生会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通过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湖北的情感,为家乡而自豪。    二、在不断追问中追求的教学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  忘记了教学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

5、生活。(锤炼与提升)  2.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  3.回归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  第一生活现象的更新  第二生活问题的更新  第三科学技术的更新  第四文化意识的更新  第五社会关系的更新  帮助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深刻认识生活,保持时代性,是对本课程教学的挑战。    追问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1.学生需要关怀而非冷漠、理解而非

6、说教、尊重而非霸道的教学氛围。  2.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并不一定等于教学的高效益。  3.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  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1.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2.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对话”变成“问答”;有活动却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3.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四: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1.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7、  2.对本课程作业的功能的认识  3.本课程的“高水平作业”:调查采访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分析性作业、综合作业、养成性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