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2.1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总结2.1.1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科学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和经营管理的最核心的制度保障。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十分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集中化,其中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做得最好,在内部建立了独立、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如下图所示。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委员独立于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外,直接听命于董事会,独立负责信用风险监控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及分散策略等的制定和管理。风险管理委员则负责操作性风险、利率风险等的管理工
2、作。在下一个层级设置证券交易部、信贷部、基金管理部、国际业务部等职能部门,以保证商业银行资金安全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由此看出,集中化的管理模式比较于非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管控银行信用风险,因此被广泛采用。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
3、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2.1.2科学的授信业务授权机制西方银行业普遍采用个人负责制的风险管理审批模式,分权管理的趋势日益增强。不同专业级别的人员具有不同的审批权限,专业级别与行政级别相互独立,审批权限的设置和管理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这一审批程序和授权机制保证了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高效运作和内部的相互制约。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德意志银行的10位高级审批人员分布于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地,这些人员有三个主要特点:1
4、不需要管理职员;2做出重大决定;3负责资产组合和授信政策分析、回顾。任何一笔授信业务(20亿欧元以下)有两名审批人员双签即获通过。这10名高级审批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转授权,但所有的转授权也都要实行个人负责制。在确定授权和转授权时,都要综合考虑业务品种、个人经验、知识结构、业绩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从总体来看,推行个人负责制利大于弊,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可以明确责任,避免出现共同审批无人负责的情况。2.1.3科学的二维风险评级体系虽然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采用的风险评级体系各
5、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采用的都是科学的二维评级系统。这些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不但进行客户评级,而且进行债项评级,商业银行对于每个客户的风险级别的认定都是基于这两项评级的综合结果。对债项特征进行单独评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存在着诸如抵押、优先贷款等需要对特定贷款的偿还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应选择贷款本身作为评级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度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以法国兴业银行为例,法国兴业银行评级尺度的基准为预期损失(expectedloss),其公式为: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同时,对违约事件、时间段、损失计算方法
6、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评级参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照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的分类,将贷款分为21级如下表所示。在
7、计算评级时,法国兴业银行的做法是:A利用软件和内外部数据得出借款人的违约概率;B就单一的业务或品种得出平均损失率;C用这两个数值计算出预期损失;D参照评级表得出贷款的评级。该商业银行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各种类型的借款人上,如公司客户、银行及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国家(主权)、项目等。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
8、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2.1.4量化和模型化的信用风险管控方式无论是商业银行的投资者、管理高层,还是监管当局,都希望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