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ID:16862809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_第1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_第2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育星教育网http://www.ht8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郁流星教材简析:共工神话源远流长了几千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怒触不周山。为什么在所有的共工神话里,怒触不周山会脱颖而出?从文学本体上,它又有何价值?放在神话这个特定的题材中去,怒触不周山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对我们今天来说,学习神话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继承传统文化外,有没有更深刻的含义?带着这些疑问,重新走进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个短小的文本包含了更多丰富的内容。教学设计:首先要看到的是《共工怒触不

2、周山》作为双重文本在教学上的意义。第一,它是一篇短小的古文;第二,它是一篇神话。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如何兼顾两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就成了首先要关注的东西。幸而,不周山实在很短,而且对于“言”的要求实在不高,这也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性提供了便利。那么接下来要思考的是,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什么,通过这个文本,应该让学生知道些什么。也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对于文言文教学,诵读和背诵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不周山也不应该例外。所以,熟读成诵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教学内容,应该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当堂成诵,同时也要注

3、意多读。另外,共工怒触不周山也不仅仅只是一篇文言文,他更是一篇神话作品,对于神话作品应该如何来读,神话与其他文学题材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在思考归纳之后,私以为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留白。只有留白才能真正扩大神话的想象空间,从而保持神话的神秘感,也为后来人对神话的二次创作留下余地和空间。所以,设计将以不周山为例,感受和分析神话的省略艺术。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2、以《共工怒触不周山》为例,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省略艺术。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共工之怒。2、不周山的省略

4、艺术在神话中的广泛运用。3、不周山的省略艺术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原型意义。教学步骤: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出自《淮南子》。有谁来介绍一下《淮南子》这本书,上学期学过的《塞翁失马》也选自它。事实上,《淮南子》里不仅保留了许多寓言故事,也保留了许多上古神话,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就是一篇神话。(以复习文学常识导入)一、读一读1、师范读,学生正音,并感受节奏。(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哪几个词比较陌生?)颛顼:与黄帝、鲧、尧、舜并称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后裔。共工:传说中的部

5、族首领,炎帝的后裔。2、生自由读几分钟,要求读准确,并读出节奏。3、生范读,检验自由读成果。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3育星教育网

6、http://www.ht8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1、全班读,有节奏,有感情。一、感受课文,并背诵1、课文很短,我们对照注释看一遍,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整体意义上的一句话。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不周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灾难的集合体。维:绳子。绝:断。触:碰,撞。焉:代词兼语

7、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一个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特点?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后果是使“天柱折,地维绝。”破坏力很强。“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结合不周山释义)好,我们体会情感,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试着一起来背诵一下,看看能不能背下来。4、最后一句写了什么?故事已经完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写?(结合神话体裁回

8、答)《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背诵第二句,语气舒缓的。本文的第一句叙述了这个故事,第二句借助神话解释天文现象,很简单也很清楚。在理顺了全文之后,我们能不能很快的背诵它。试着背诵全文。共工究竟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