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51388
大小:62.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5
《【历史】甘肃省张掖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张掖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吴晓波在其《游荡两千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的消失了。”这一制度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C.导致了知识阶层的消失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25.《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C.赋税制度的改
2、革,土地私有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6.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率(%)人口(千人)年增长率(%)人均收入(元)年增长率(%)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143.43257.981.213776365007890.583851.510.62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B.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D.民生状况有所改善2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
3、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改良与革命D.进化与革新28.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A.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29.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11图一河北酒务楼的农民在
4、报名入社图二河南嵖岈山人民公社成立图三小岗村社员订的第一份合同书+4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B.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D.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30.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体制本来就十分荒唐,因为雅典公民本身知识的素养不具备对民主投票质量的保证,他的全体民主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民主,其乱哄哄的投票场面难以反映出真真的民意,产生正确的决策。为此,苏格拉底主张A.精英治国B.公民治国C.抓阄选举D.部落政治31.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这
5、两个“发现”A.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B.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C.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垄断D.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32.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终征服印度,马克思感慨说:“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要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A.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B.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D.英国征服印度是好的33.“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
6、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A.牛顿运动三定律B.达尔文的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34.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的政策11A.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恢复经济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开展垦荒运动35.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
7、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40.(25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政治的进程,但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和经济文明出现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
8、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