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作业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作业

ID:16769084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作业_第1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作业_第2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作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摘要:中西文化的不同和差异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的、圆形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多元的。关键词:东方人,西方人,思维方式,差异,比较一.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老子》的“道”是混沌未分的,弥漫一切,无

2、所不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道。看来老子的“道”是模糊的。孔子的“仁”因人而异《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而每一次“仁”的内涵都有所不同,足见“仁”的模糊性。而正是这种文化的模糊性文化的模糊性: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哺育中国人特有的模糊直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因而,这种思维方式是无法走向形式逻辑的,只能走向“悟”和“直感”“,悟”的模糊性就可以任意解释,使你无法推翻它。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明晰的特征。二.思维整体与思维个体 中国文化的整体功能的理论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气的

3、宇宙观宇宙观:就是物质的时空观。,是气的宇宙观的具体展开。中国传统文化从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也不离开功能来谈结构。“中国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是气。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之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

4、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1]从这种宇宙观出发,中国人形成了几千年来不变的思维方式,即部分(个体)依赖于整体,整体决定部分(个体)而不是部分(个体)决定整体。中国几千年来大一统的朝廷作为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即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古代中国欣赏大一统并对大一统、整体的依赖性极强,正由于此,古代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价值,个人的权利得不到真正的保护。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实体在虚空中生存、发展并且实体可以从虚空中独立出来,这样,必然走向形式逻辑和实验,推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产

5、生对新的事物的认识。三.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 中国是一个伦理的国度,伦理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民族骨髓,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科学思维。中国社会气的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对天的崇拜。《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以及其他早期的文献记载都万口一词、诚惶诚恐地把最高的权威追溯到天之中央。中国的天界即以北极帝星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结构严谨的像金字塔的国家机器,人间的一切都由天来决定。可以看出,天是绝对一统的权威。这种思维方式很明显地呈现出伦理性的特点和一体化的政治倾向,这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理想是来自天的秩序,靠的是道德力量的维系,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

6、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于是在国家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家庭宗法制同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体化的封建大帝国。这个帝国为了整体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体的权利甚至生命。所以古代中国人的人权远不及西方,个人的权利随时都会被践踏。与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四.曲线的思维方式与直线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不同的,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圆形的、曲线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直线的

7、。中国文化是圆形文化、曲线文化。中国的天像是圆形的。圆形的宇宙哲学意识宇宙哲学意识:是以宇宙五维无限为最大推理前提的意象逻辑思辨性哲学意识。参考文献:1.王新华,任军莉.试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2.[美]DavidG.Myers.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3.徐晓丹.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融合趋向[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