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

ID:32542037

大小:5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_第1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_第2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_第3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评析 最近见到一个美国人,和他讨论,我感到他的思维品质很好: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他总是问:如何解决,你是怎么看的?你为什么是这样想的呢?有时候是自己随意说的,没有认真想过,经他这么一提醒,才发现自己的思维是不很严密的。有时候感觉只是一种直觉罢了。我在想,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认为:西方是分析式思维的传统,中国是直觉思维的传统。什么是分析呢?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不同情况来看事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用三断论的方法。讲求大前提小前提,还有前项后项等。论证时还不要犯逻辑错误。什么是模糊呢?

2、就是采取一种直觉的方式,多从整体上来待事物,停留在描述的层面。二者差异的体现,我中午沉思,整理了如下几条: 1、前者条分缕析,后者活稀泥  看了一些书之后,我认为西方人是长于分析的,试举一例:最近读了一本书《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这里就有许多分析的例子,如:  有三种主要的生活: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深思的生活,德性的选择适度的那种品质在恐惧与信心、快乐与痛苦、财富与荣誉、怒气与羞耻、言谈与交往方面都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慷慨是小笔财物给予方面的适度。大方是大笔财物的花费方面的适度。大度是

3、对重大的荣誉的欲求方面的适度、温和是怒气方面的适度、友善是社交方面的适度、诚实也是社交方面的适度、机智是消遣方面的适度(有品味地开玩笑的人被称作机智的)。必要的肉体快乐并不是恶,过度才是恶。快乐是一种善,但并不是最高的善。不仅如此,亚氏还论证了许多关系,如正义、德性、幸福、快乐、善、恶、公正等伦理学范畴。 上面这本书,完全是亚氏分析性思维的体现。还有黑格尔的《美学》,近代教育专著《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康德的三大理性批判,都是西方长于分析的好例子。  中国有没有分析式思维呢?有,只是这种思维不是我们的传统和长项

4、。如孟子有分析性思维,如他在《齐桓晋文之事》中谈到,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还提出人心的“四端学说”。《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代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是分析的例子。墨家辨论,长于分析,但这些思想从来就没有成长中国文化的主流。 中国式思维是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叩其两端,取其中也。这种思维的实质是要调和甚至取消矛盾调和的方法,难道我们真得不需要走极端吗?我们知道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如环境重要还是遗传重要,我们知道都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只这样停留在这

5、个程度上,没有环境论者和遗传论者,我们如何能达到对这个问题清晰的认识呢?真得不需要分析吗?任务分类可能都是有,都是认识的需要,但却能促进我们的认识。  2、前者是清晰的,后者是模糊的        仅举一个例子: 德国人作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中国是用勺子舀的。 西方有实证主义哲学的传统、亚杰士多德的三断论,为他们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西方产生了一种哲学叫逻辑实证主义,它的一个特点是科学对象以可被观察的资料为限。就是说概念一定要清晰。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下定义。如疲倦,如何才算疲倦呢

6、,如果定义为工作效率下降,那么就精确了。实验者就可以操纵这个变量了。精确的。西方有思辨哲学的传统,但是他们对一定概念的定义要求很严格。       中国式的思维与西方的就很不一样,这种思维对未来是通过直觉来把握的,未知生,焉知死,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们的有些词简直没法让老外理解,理,气,道。这都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是什么呢?真是不可言说吗?        3、前者价值澄清,后者价值灌输  也就是说西方式的思维多告诉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中国式的思维则告诉我们如何去接受。最明显得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中我们总是以一种肯定语气,对学

7、生进行道德的教育,而不重视价值的澄清,比如说,为什么我们必须遵守纪律,除了要扣分外,还在没有别的原因呢?我们是弱于分析的。告诉我去作,但是为什么这样去作呢?没有理由,只是去作。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但是孔子是一个述叙者,他并没有对为什么会是这样进行论述,之后,儒家的许多经典都是教育式的,如: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都是在以一点肯定的语气来说的。但是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中国人虽然在了极限的直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但微积分体系却是西方人

8、建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中国人是大处着眼是有余,精微之处显得不足啊。自然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与中国的思维方式没有关系吗?当代心理学的许我范式是西方的。三大流派都诞生于西方,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没有关系吗?  我不是说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文化都是错误的,其实西方的分析式思维也会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