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670832
大小:608.00 KB
页数:93页
时间:2018-08-23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删减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小江第一节传染病总论一、感染过程二、流行的基本条件及传播途径三、基本特征四、诊断的主要方法五、治疗和主要预防方法14年估分:执业15助理12一、感染过程1.传染病概念: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是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是传染病2.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最重要):是最常见的类型。指有些人感染了传染病,并不表现出来(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是五种过程中发生率最低的(4)病原携带者:又叫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5)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
2、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致病力和机体免疫功能致病力包括:(1)侵袭力:侵入机体生长繁殖的能力(2)毒力: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其他毒力因子(3)数量:致病力成正比与病原体变异无关(4)变异性: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因素而发生变异一、感染过程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1)非特异性免疫①天然屏障②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③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细胞因子等(2)特异性免疫①细胞免疫IgG:含量最多,通过胎盘,持续时间长IgM:首先出现--近期感染标志②体液免
3、疫IgA:呼吸道与消化道粘膜局部抗体IgE:出现最晚,作用于原虫和蠕虫IgD:免疫功能不清一、感染过程(新加)(2013)下列因素与传染病的病原体变异无关的是A.抗病毒药物的使用B.宿主的遗传因素C.机体免疫力D.抗生素的大量应用E病原体数量实战演练二、流行的基本条件及传播途径1.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根据考纲加入内容)(1)自然因素:地区性和季节性(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文化水平等2.传播途径非典:流感---呼吸道传播霍乱:甲肝:菌痢---消化道传播(粪-口)炭疽:钩端螺旋体---亲密接触传播乙脑:疟疾---
4、蚊虫叮咬传播乙肝:丙肝:艾滋---输血传播乙肝:艾滋---垂直传播二、流行的基本条件及传播途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2.有传染性:散发:散在发生,流行:超过历年,大流行:短时间迅速传播,爆发:局部突然出现众多同一种疾病3.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八版)4.感染后免疫(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3)复发:恢复或痊愈,再繁殖,原症状出现(4)再燃
5、:临床缓解,又恢复上升三、传染病基本特征(新加页数)四、诊断的主要方法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包括以下3个方面1.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旅居地区、发病季节、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2.临床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和体征3.实验室资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确诊:检测到病原体是根本依据四、诊断的主要方法传染病分类(共39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
6、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2008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包虫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风疹、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麻风病、普通腹泻病、流行性感冒1.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根据考纲新加)2.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管理传染源:乙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SARS、脊髓灰质炎、H1N1流感、炭疽)甲类:城镇2小时,农
7、村不超过6小时上报乙类:城镇6小时内网络直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丙类:24小时内上报发现暴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以上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五、治疗和主要预防方法(2)切断传播途径--隔离的种类:① 严密隔离:鼠疫,霍乱、狂犬病等② 呼吸道隔离:非典、流感、麻疹、白喉、百日咳、肺结核等③ 消化道隔离:伤寒、菌痢、甲肝、戊肝、阿米巴④ 接触隔离:破伤风、炭疽、梅毒、淋病等⑤ 昆虫隔离:乙脑、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丝虫病等⑥ 保护性隔离:对抵抗力弱的易感者⑦ 血液-体液隔离:乙肝、丙肝、AIDS、钩体病四、治疗和主要预防方法(3)
8、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改善营养、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等特异性:①人工主动免疫: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②人工被动免疫: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