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627525

大小:29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史书记载商朝前期多次迁都,从汤所居的亳开始,其后又迁徙五次,皆不出山东省的南部和河南省的东部。最后的一次迁都是第十九代王盘庚于前1384年自奄(山东曲阜)迁殷(河南安阳),其后直至商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商都始终在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商朝后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B.统治者残暴奢侈,破坏自然环境C.商朝前期自然灾害影响水稻产量D.商朝后期黄河下游水患严重【答案】A【解析】材料侧重的是定都之殷后没迁都的原因。依据所学,商朝前期屡次迁都的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洪水泛滥,

2、黄河多次改道,再加上商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定都殷之后,盘庚采取开明的统治政策,人民安居乐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朝人民逐渐由游牧生活变成定居生活,商朝的政权也在不断的巩固。故应选A。2.韩非子警告君主:权贵可以为平民提供庇护,而平民却是生产者与士兵的,这是很危险的。为了杜绝此现象带的危险,后世君主采取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B.盐铁专营C.废分封行郡县D.抑制兼并【答案】C【解析】韩非子这段话是警告君主要注意防止形成一种介于皇帝与个体臣民之间的权势集团,尤其是在宗族组织内形成这种集团的潜在可能性,实现国家对生产者的直接控制。为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秦政府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不再分封诸

3、侯王,实现了韩非子的思想。故应选C。3.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A.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答案】D【解析】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14从材料的内容可知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刺史,负责监督地方豪强、贪污受贿等,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故应

4、选D。4.根据研究表明: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兼并程度低的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东汉时期发生农民起义的地方基本上是现在的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而陕西、河南(两汉时期最富庶之地)一带极少发生农民起义。据上述材料推断正确的结论是:A.东汉时期陕西、河南一带土地兼并程度较低B.土地兼并程度与农民起义没有直接关系C.东汉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矛盾比较缓和D.东汉时期人地矛盾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的土地兼并。从材料中可知,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陕西、河南等地,是两汉的基本经济区,是最富裕的地方,按上述观点推断,陕西、河南等地既然经济发

5、达,也应该是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那农民起义也应该很多,而材料中反映的是陕西、河南等较少发生农民起义,与上述推断结论相矛盾,由此可见,土地兼并程度与农民起义没有关系。故应选B。5.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下列事件能够证明该说法的有: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②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④康德的“人非工具”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马克思的观点是指,统治阶级通常会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

6、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尤其是新的统治阶级上台,要推行自己的统治思想,来取代旧的统治思想。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忠诚信义等等概念,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则是自由平等等等概念。①中秦始皇注重推行法国家思想,建立封建专制统治;③④分别是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反封建专制统治,推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②则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符合题意。故应选C。6.据《国史大纲》记载:“14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课盐,天宝年间,盐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盐税居半。唐初无茶税,建中以下始税茶。唐初无酒禁,广德以下始课酒。唐初

7、待工商优甚……其趋势自唐中叶以后而始变。”这一重大政策转向:A.导致之后的社会商业活动萎缩B.反映了专制政权对商业的控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加剧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唐政府对盐、茶、酒由不收税到收税,对工商者政策的改变,说明政府加强对商业的控制。故应选B。7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