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616825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23
《浅谈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6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需要时间短。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需要很好的护理。【关键词】人工流产护理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或意外怀孕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时间是怀孕12周内,但以8周内为宜。无痛人工流产采用静脉注射镇静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减轻人流不良反应。无痛人工流产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广泛使用,随着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出现,目前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医院已开展了这一项目。1临床资料
2、选取人工流产术患者136例,均为健康妇女,年龄21岁~30岁,妊娠6周~8周,其中初孕妇60例,有剖宫产史20例,阴道分娩史56例。2方法人工流产术前做常规检查。术前禁食禁水6h~8h,有专职麻醉师静脉给药并观察情况。麻醉前测血压、心率、脉搏,建立静脉通道,直接经静脉推注异丙酚,按2.0mg/kg~2.5mg/kg给药,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直到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如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凝视状,开始人工流产术,术中观察患者情况维持麻醉,同时监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的消失及恢复情况,维持麻醉的输注速度应依
3、所需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常为每小时4mg/kg~12mg/kg,直至手术结束。3护理3.1术前护理3.1.1房间的消毒每天保持房间整齐清洁,空气流通,紫外线每天上午、下午各照射1次,每次1h。减少人流量,进入室内换鞋。3.1.2物品的准备备好常用物品及急救物品。3.1.3工作人员准备受过训练的麻醉师、有经验的人流医生及护士。3.1.4患者的准备①术前需完成必要的妇科检查,如B超、阴道清洁等。发现有阴道感染者,在感染控制后再行人流手术,以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②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感冒症状应及时治疗,治愈后方可进行人流手术。③术
4、前严格禁食禁水4~6h,因为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是无意识的,食物反流可能直接引起窒息。④术前排空小便,以免影响操作。⑤向患者介绍无痛人工流产及麻醉前的注意事项,患者同意后签名,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心理恐慌,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⑥在以上一切正常情况下,还需要麻醉师的专门会诊,以决定是否适合此种麻醉方法。3.2术中护理①心理护理,告诉患者放松情绪,配合手术。②观察镇痛效果,用药期间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及面色,做好记录。③手术医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防止子宫穿孔、漏吸、吸宫不全。④注意患者体位变化及阴道出血情况。⑤掌握
5、好缩宫素的使用时间及禁忌证,有心脏病的患者禁止使用此药。⑥如术中出现循环、呼吸严重抑制时,及时给氧,辅助呼吸,降低头部,必要时扩容或给予升压药。⑦患者清醒后方可离开手术床。23.3术后护理①术后认真检查绒毛组织与妊娠时间是否相符,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填写好病历。②观察:术后不要立即离开病房,应严密观察,尤其注意呼吸,患者无头昏、阴道出血少,方可离开。③抗感染:术后预防感染十分重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血药。④保持外阴清洁,禁盆浴1个月,避免劳累,休息1个月,禁同房1个月。⑤避孕:术后6个月禁止怀孕。⑥24h内禁食禁水,补充营养可
6、以帮助人体尽快恢复。10天之内少量出血是正常现象,但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或持续时间>10天,应及时就医。4讨论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实,恢复迅速、平稳,苏醒后意识完全恢复且对手术无记忆、无明显蓄积现象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小手术和一些短时间痛苦检查、治疗等。患者对人工流产的恐惧心理人人皆有,必须让其对无痛人工流产的过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我们不但要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充分尊重患者,要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谈,解除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方法,使患者了解如何与医护配
7、合。术中密切观察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并注意保暖,因低体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麻醉药物排泄减慢,清醒延迟,通过保暖增加了机体的代谢率,加快了麻醉药物的排泄,使清醒时间缩短;保暖还可减少和减轻寒战和躁动的发生,降低氧耗,使心率正常。术后嘱其适当休息,对受术者进行避孕及康复指导,讲解有关计划生育知识,对未婚先孕者,尊重她们的人格,避免引起心理伤害。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有较好的止痛、镇静效果,使人工流产术人性化,减少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和心理创伤,易被人们接受,并对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无影响,值得临床推
8、广。参考文献[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5.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