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ID:16564861

大小:44.9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1页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2页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3页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4页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辖制(xiá)横(héng)祸锲而不舍纡金佩紫B包扎(zā)饯(jiàn)别席不遐暖命途多舛C憎(zēng)恨召唤(zhào)冠冕堂皇向隅而泣D木讷(nà)蜿蜒(wān)煞有介事鸢飞鱼跃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领导班子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批评意见,本着闻过则喜的态度,严于反思,严于律己,真心实意地接受批评意见。B京剧界对“角儿”都称“老板”

2、,梅兰芳就被唤作“梅老板”,而纪录片《京剧》中把梅兰芳称作“梅大王”,真可谓卓尔不群!C日前,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电子会计档案不久或将正式登堂入室。D巴金先生医生著作等身,“激流三部曲”可谓顶峰之作,《寒夜》在艺术成就上也足以与“激流三部曲”分庭抗礼。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部思想家的传记,它在呈现传主思想价值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考和探索,最终成为一部极具思想含量的作品。B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了“梦神”号实验性月球登陆器,然而在“梦神”刚发射出去没多久,就从空中坠落并变成了一个火球。C

3、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逐渐改善的物质生活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D根据目前的统计结果看,“APEC蓝”在11月份爆发式地出现,很有希望入选今年的年度新词语、流行语和网络用语。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17①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只有拓宽生命的宽度。②一般来说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③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拥有丰富的阅历。④阅历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⑤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

4、多,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A②⑤③⑥④①B④②⑥⑤③①C⑥②⑤③①④D①③②⑤⑥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鲁迅与老舍的生死观老舍比鲁迅晚生了十八年,正式走上新文学战场也晚了约二十年。但老舍忠实地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在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性等大“工程”中,两位大师是完全默契的。他们分别承载了现代中国“社会良心”的天职,他们奉献着“生”,磊落地“死”。两人都是社会取向远远大于自我取向的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鲁迅和老舍终其一生的创作,都是将整个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病态的众生相,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自己的思索剖析和表现。鲁迅将“生存、温饱、发展”视为一个“人”的合

5、情合理的“生”的需求,但他眼中看到的中国“人”的一生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最好的也只是“暂时坐稳了奴隶”。他自己的“生”则是不停地与黑暗和绝望抗争,为了“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他“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老舍的生存以及他的生存价值观的核心是“两个十字架”的实践和理念。他曾激越地宣称:“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必须牺牲,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必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 。”作为鲁迅“接棒人”的老舍强调“国家的衰弱,根本因为民力的单薄;民裕国才能富,民聪国

6、才会强”。“五四”的人,华夏的“民”,都应该重破坏基础上的创造,作牺牲基础上的奉献,才有人的生存的价值,这和鲁迅的生存观是完全相通的。17屈原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前圣的传统,是鲁迅与老舍共同的精神支柱之一。他们毕生都在承受着死亡和痛苦的重压,面对死亡而从中吸取力量,思考死亡并表现死亡。鲁迅是“死的随便党”,他清醒于“人的终点都是坟”,直到自己死亡时都是十分平静的。但他坚持人必须思考死的代价,也就是他一而再地劝诫青年要明究“血的代价”。这说明他对死亡的思考是死能带来民众的觉醒。鲁迅的死亡观是悲壮的献身的,但他反对轻易的舍生赴死,而坚持保存实力与敌人韧战。这是他在残酷的

7、斗争环境中对死亡的清醒抉择,明显地着眼于中国,着眼于未来。迥异于我们许多国民“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死观,老舍这样的文化精英在不能选择“生”时,是要选择“死”的。“死的自觉”,是老舍死亡观的精粹;而“以死相拼”,则是他在个体逾越不过危机中的一种坐化涅盘加上确保生存“底线”的抗争、明志。在老舍景仰的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论历史·译序》中,我们接触到罗素的历史哲学:“人生总是局限于一个狭隘的时间和空间的领域之内,……因此人生就总有一种要求超脱于现实的龌龊生活之外的向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