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ID:16550535

大小:38.8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出题人:黄爱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客观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主观题答题区域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汉朝时期的反腐败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

2、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纵向的,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县,县考核乡、里、亭,这是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的考核,称为“上计”制度;二是横向的,是中央各部门,地方的郡、国、县的长官对所属僚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诏六条》开始,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

3、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东汉沿袭西汉法律,如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下诏:“长吏赃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是说对赃官之贪行,刺史、郡守都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15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

4、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有了这些举报箱,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告密。赵广汉根据得到的线索,组织力量打犯,使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稳定了社会。赵广汉因此名声大振,升迁为京兆尹。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元封元年,鉴于惠帝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把全国分了13部(部习惯上也称州),也即13个监察区,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刺史的监察对象,一为地方官中的两干石官员,即郡及王国长吏;二为诸侯王;三为地方豪强。主要是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这使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对强化监察是

5、十分有利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汉代“反腐败”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是在对秦制继承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B.汉代初创的“三互法”,后经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C.汉武帝时实行“见知故纵之法”,开始对国家官吏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D.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了13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纵向的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的考核和横向长官对所属僚佐的部

6、门负责制的考核两大系统。B.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C.西汉“三互法”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D.汉武帝时的“见知故纵之法”规定刺史、郡守对赃官之贪行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A.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由此可见汉代对腐败官员处罚十分严厉。B.西汉赵广汉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发明了我国最早的举报

7、箱。C.作为监察官的刺史的监察对象为郡及王国长吏、诸侯王、地方豪强,目的是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D.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使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很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每小题2分,共6分)平津侯列传司马迁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