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

ID:16543527

大小:6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22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1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2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3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4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5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6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7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8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9页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_第10页
资源描述:

《李泽厚《美学四讲》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美学是什么?分析美学对艺术欣赏和批评中各种复杂的问题,通过语言解析,作了细密的探讨和科学的清理,它在揭露美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和美丑艺术模拟表现形式主义现实主义等的词意含混歧异多义是有贡献的。维特根斯坦:美学之谜是各门艺术对我们发生作用之谜艺术是一种公共的游戏,游戏虽无规律,但有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规则,而艺术的这种规则是与一定的生活和文化紧密相联系的审美领域中那许多词汇、概念以及他们在这语言中的使用规则,是与一定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今天的美学不但一方面变成元批评学,即关于批评原理的语言研究,同时另一方面,艺术史和艺术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却已经远超美

2、学,占据了首要的地位。所谓美学,大部分一直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这是从哲学角度对当前美学做某种现象的描述和规定。一,哲学美学任何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科学研究都替代不了美的哲学思辨美的哲学所要处理和探寻的问题,深刻地涉及了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结构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涉及了随时代而发展变化的人类学的历史本体论。哲学始终是科学加诗,它有科学的方面和内容,既有对客观现实(自然,社会)的根本倾向作概括领悟的方面,但并非某种科学的经验论证;同时它也有特定时代、社会的人们的主观意向、欲求、情致

3、表现的方面,其中包含有某种朦胧的、暂时还不能被科学所把握所规定的东西,这东西又总是与人的存在或本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命运和诗情纠缠在一起。没有纯粹的哲学,哲学总是自己时代意识和人生之诗的精华。二,马克思主义美学从马恩开始,到卢卡契、阿多诺,从苏联到中国,从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艺术理论,特别是艺术社会学的理论。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作为其核心和主题成为其一贯的基本特色,而这社会效应又经常是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批判精神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衡量、估计和评论的,是一种艺术的社会功利论。正由于高度重视和主要着眼于艺术对现实生活和

4、革命斗争的实际效用,从而强调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摹写,反映、认识,便成了基本的美学理论。人如果不盲目地作为生物的自然种族存在,便该存在于自我意识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对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才是坚持。建设精神文明就涉及文化--心理结构问题,即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问题,这正是今日马克思主义美学所应该加倍重视、研究和解释的主要课题。应该从人类总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长建设的角度,即从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角度来对待和研究美和艺术。三,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过去所谓马克思主义美学总是外在地把艺术归结为为生活服务,但是这种服务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却

5、缺乏讨论,而如果围绕如何塑造心灵着眼,来分析和考虑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把艺术与生活、与政治的外在的一般的论断转变为、了解为内在的过程,这就多了一个层次,使问题能够深入而且细密。现代人们要求说明艺术如何诉诸人们的欣赏,人们为何需要艺术,也要解说艺术为什么在特定时期能够成为革命的武器,什么时候就不能。马克思1844年《手稿》“自然的人化”思想外在自然的人化: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的人化;人类在外在的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物质文明。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感官、感知和情感、欲望的人化,人类在内在的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

6、精神文明。所以,自然的人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向进展的历史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文化的心理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哲学方面,除了要研究物质文明中的许多问题外,应该探求文化的心理问题。把艺术和审美与陶冶性情、塑造文化心理结构(即建立心理本体)联系起来,可以为美学开辟一条新路。“人类本体论哲学”(主体性实践哲学)《批判哲学的批判》人类主体既展现为物质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核心是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主体性的客观方面,即工艺--社会结构亦即社会存在方面;同时主体性也包括社会意识亦即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观方面,首先是作为人类集体的历史成果的精神文化、智力结

7、构、伦理意识和审美享受。真正的感性普遍性和语言的普遍性只能建筑在实践的普遍性上。康德--席勒--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把意识或艺术作为出发点,而从社会实践和“自然的人化”这个哲学问题出发。人类以其制造和使用更新工具的物质实践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本体(工具本体),同时也形成超生物种族的人的认识(符号)、人的意志(伦理)、人的享受(审美),简称为心理本体。这个本体的特点就在于:理性融在感性中,社会融在个体中,历史融在心理中……有时候虽表现为无意识的感性状态,却仍然是千百万年人类历史的成果。寻找、发现由历史所形成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如何从工具本体到心理本

8、体,自觉地塑造能与异常发达了的外在物质文化相对应的人类内在的心理——精神文明,将教育学美学推向前沿,这就是今日哲学和美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