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42842
大小:192.1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A.周天子丧失“共主”地位B.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需要C.诸侯间争霸战争日趋激烈D.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有利于皇帝
2、决策时集思广益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3、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4、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唐朝5、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1%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
3、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6、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统治者逐渐重视廉政建设B.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9C.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
4、皇权渐趋衰弱B.内阁取代六部C.首辅权力失控D.君主集权加强8、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9、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雅典娜神像雅典剧院帕特农神庙A.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10、“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华盛顿并没有顺应
5、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此观点旨在强调A.华盛顿没有顺应历史潮流B.华盛顿的选择会冲击君主制度C.欧洲尚不适宜采用近代民主体制D.华盛顿的选择有助于美国的稳定与发展11、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A.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B.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C.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D.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仝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
6、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9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13、19世纪50、60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C.洋务企业吸引D.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14、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A.太平
7、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B.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抗日战争15、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l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16、“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
8、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