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ID:16531191

大小:38.59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22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选取了两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故事,每篇故事的背后都透露出一个浓浓的情字。《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孙中山破陋习》是对封建礼教压迫下妇女姐妹的同情,岳飞墓前的对联是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文本巧妙运用比较,紧扣情感差异,凸显人物内心及品质。在每篇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清晰地显示出“起因-经过-结果”的脉络,是学生学习有条理叙述的例范。(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学会本单元20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

2、语造句。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情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诵诗句和成语。3、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4、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的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5、、学写请假条。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能背诵诗词成语,复述课文内容。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1、联系课文、练习内容,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2、学写请假条。3、查阅工具书,学写研

3、究报告。单元教学难点1、对较长课文的复述,如何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2、通过对文章内容以及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拳拳关爱之心。3、如何整理、组织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写成研究报告。(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每逢佳节倍思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孙中山破陋习》知道什么是“陋习”,了解生活中的“陋习”。二.篇目教学分析23、每逢佳节倍思亲1、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文包诗。文章主要讲述了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

4、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并非难事,而要让他们体会诗中“独”“异”“倍”三字的妙处,则要花一番功夫。叶圣陶曾经说过:“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三年级是学习的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阅读时容易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抓住关键词句,对课文进行品读,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相机点拨。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只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使教材切切实实的、不可磨灭地记在学生的心里。”生态课堂也指出: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自然、真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体会、去感悟、去品读,从而达到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的,教师是引导,

5、而不是指导。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能读懂课文,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4)、能通过读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进入文本情境,让其在角色体验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3、教育资源运用(1)挂图、生字卡片。(2)《同步拓展阅读》23课。(3)《语文练习与测试》。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

6、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4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对策: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的读书活动认真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投影片、小黑板上准备表示诗句意思的句子等。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一、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三个生字的读音:“逢、佳、倍”)。2、 指名再读课题。3、 齐读课题。(有精神地读)4、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什么

7、是佳节?“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没读准的字,师及时正音。现在能说说“逢”是什么意思?(就是遇到的意思,每次遇到……)为什么要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谁每逢佳节倍思亲?(师在板书中凸显)】二、进入新授:1、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遇到生字词,把它划下来。2、 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吧?自己先练练吧。佳节      重阳节      思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