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

ID:16530052

大小:129.3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22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_第1页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_第2页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_第3页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_第4页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专业:**生物工程学号:************姓名:****目录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1第一章总论1第一节文献综述11.1味精的概述11.2味精的发展21.3味精的来源21.4味精的性质与组成21.5味精的营养价值31.6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范围3第二节设计依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42.1设计依据42.2设计规模42.3产品方案5第三节厂址选择概述5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6(一).生产方法6(二).工作制度6(三)工作组成6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6第一节总平面布置6第二节工厂运输7第三章车间工艺8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8第二节提取车间的物料

2、衡算9第三节提取阶段的热量横算11第四节车间设备的设计计算和选型124.1设备计算的目的和任务124.2设备的选型12第四章管道设计14参考文献15附录Ⅰ提取工段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16附录Ⅱ味精生产的总工艺流程图1616年产6万吨味精厂的提取工段的工艺设计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文献综述摘要:味精是人们中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的鲜味。目前,最成熟,最典型的生产工艺是利用淀粉为原料,双酶水解制糖、通过微生物发酵、等电点沉淀提取生产。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顶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

3、(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本文主要是研究味精生产的第三个工段。本文设计一个味精工厂,以工业淀粉(纯度80%)为原料,采用双酶解法进行糖化生产,谷氨酸产品纯度99%为80%;80%为20%。本设计从全厂工艺流程,物料、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工艺布置,车间设计,管道设计,技术经济分析这几个方面对发酵车间进行设计。关键词:味精,谷氨酸;发酵;提取;设计1.1味精的概述味精是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的一水化合物,学名叫谷氨酸钠,亦称味素。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

4、目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在我国,通常用玉米、大米、淀粉来生产味精,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通过化学合成制作。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其鲜美,溶于3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剂。味精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较稳定,但若长时间处于100度以上的高温中,谷氨酸钠则易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若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谷氨酸二钠。所以要适当的使用和存放。本文将对味精提取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及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做简要的介绍,并对某些工艺进行创新。161.2味精的发展二十世纪初,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从海带汤中分离

5、出了谷氨酸钠分子,最初的味精诞生了。我国味精生产始于1923年,至1965年的42年间,其生产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蛋白质酸水解法,这种方法收率低、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生产速度缓慢。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日本的影响下,也在1958年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联合攻关,选育菌种,于1964年选育出优良的黄色短杆菌。首先在上海味精厂中试验取得成功。1966年以后全国味精厂相继全面推广。这一新工艺的发明和生产是氨基酸工业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谷氨酸发酵的重要成果,为生物技术在氨基酸工业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不仅改变了落后的酸水解工艺,而且为

6、节约宝贵的蛋白质资源和粮食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生产全部采用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大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味精行业面貌大变,劳动条件大大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1985年全国味精生产企业达到140家。随着酶制剂的应用和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改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味精生产的快速发展。40年来,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为我国味精生产快速增长,成为年产量占世界产量70%左右的第一生产大国。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1.3味精的来源谷氨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氨基酸。它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

7、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磨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自由态存在,并且只有这种自由形态的谷氨酸盐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谷氨酸被分离出来,提纯,制成其钠盐,即谷氨酸钠。1.4味精的性质与组成16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纯的味精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