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ID:16516572

大小:110.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8-1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_第1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_第2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_第3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_第4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为其拟出版的巨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作,论述了人类解放的途径问题。写于1843年底1844年初,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中译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一、《德法年鉴》1.克罗茨纳赫笔记写于1843年7-8月。5册题为“历史—政治”的读书摘录。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去揭示现代国家的历史起源,以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中具有众多表现形式的国家的真实本质。笔记使马克思在两个困惑的问题上取得进展:1)关于现代代议制国家的起源和局限性问题:新兴的财产所有者实现统治的政治形式。2)阶级利益和所有制的历史联系问题

2、:政治革命不过是私有制的一种形式反对另一种形式的革命。笔记留下的问题:需要寻找一个阶级,其阶级利益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和社会的普遍利益一致。2.《德法年鉴》1843年,在克罗茨纳赫,马克思与民主激进分子卢格保持联系,筹划创办一个联合德国和法国革命者的刊物,即《德法年鉴》。马克思赞成当时广为流传的德法两国进步力量联合的思想,主张在新杂志中把德国的哲学激进主义和法国的社会政治激进主义结合起来。马克思提出创办革命刊物的任务:“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注意:提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依据辩证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史观,因为当时还是把理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批判

3、旧世界主要是批判宗教和政治国家。发现新世界就是发现理性。马克思提出创办革命刊物的思想路线:“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我们的原则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这种批判不怕自己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1844年,《德法年鉴》创刊,但只出版了创刊号(1、2期合刊)就停刊了。《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马克思的三封信和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法年鉴》序言中,马克思指出,德国的专制制度和君主政体是最完善的庸人世界,是政治动物的世界,它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

4、不成为其人”,必须无情批判这种制度,并且把宗教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3.《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初为批鲍威尔的论战性著作,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19世纪40年代初,给犹太人以政治平等权利的要求构成资产阶级反对派反对德国半封建政治状况的组成部分。布鲁诺·鲍威尔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及《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篇文章参与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论战。对“苦恼疑问”的解答,提出并论述了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苦恼疑问: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写于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1842-1843年间,我作为《

5、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思考: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参阅文章:《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6、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几个关键词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1)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马克思:A.提出了宗教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人们的政治异化决定人们的宗教异化,要把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政治、国家和法的批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出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论述。)鲍威尔:把世俗问题归结为神学问题,认为社会压迫的根源在于宗教,在德国为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而斗争的信教的犹太人,也即犹太教的信徒。德国犹太人争取政治解放斗争的逻辑要求他们首先放弃犹太教并成为无神论者。认为犹

7、太人不放弃自己的宗教,就无权要求政治解放。马克思:政治解放和宗教解放不是一回事,政治解放不要求宗教解放为前提,它也达不到消灭宗教的结果。不能简单地把犹太人的问题归结为神学问题,犹太人问题固然有时表现为神学问题,实际上是个世俗问题。宗教的存在是一个缺陷的存在,这个缺陷的根源只应该到国家自身的本质中去寻找。“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用自有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我们认为,他们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