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

ID:16515706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3

上传者:U-3183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1页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2页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3页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4页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论文: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摘要:针对高一化学的特点,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本文从教材、教法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对进行分析,论述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关键词:衔接,化学教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高中是继初中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如何使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基础上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应注意高初中化学的衔接。要做好初中高中化学的衔接,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1.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1.1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差异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1.2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差异1.2.1初中教材中不做要求,高中教材要求的内容初中教材中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要求的内容有以下几个: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同素异形体。②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及其重要性质。③原子结构示意图及1—20号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识别、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1.2.2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系统要求的不高的特点,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和理论的要求也与高中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氧化——还原反应:6 初中化学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②核外电子排布:初中化学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化学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③化合物的分类:初中化学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化学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④氯离子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⑤酸、碱、盐的分类及命名。⑥单质、化合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1.2.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①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学生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未做任何要求,而此部分内容在高中教材中未再提及,但却是高考应考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初中教学中应将溶解度简单计算进行训练并适当扩展至温度不变溶剂量变化时溶质量的变化的计算。②有关方程式的计算。新课标九年级化学教材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有所降低,但高中化学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较高,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对涉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多步反应的关系式法计算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③有关元素百分含量的计算。让学生既能用定义式法,又能用关系式法进行计算。1.2.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化学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2.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2.1理解型逐步代替灌输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在高一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应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采取“低起点,高落点”的教学策略,注意创设学习台阶,分层次落实教学要求,6 争取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高中课程学习。例如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对溶液的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配制溶液和稀释溶液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温故学新,由学生分辨两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的异同,准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2适时回顾初中化学教学信息  初中化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高中化学找到它的归宿,而高中化学的许多知识则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初、高中化学知识已自成体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生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是指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体系,只要掌握这个基本结构。学生就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去加深和扩大知识,就能接受化学体系中的大量“信息”,从而为学生能自主、快速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高中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地促使学生回顾初中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化学知识网络。如:讲解同位素概念之前应该先回顾初中元素的概念;学习元素周期表前可以先复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电解质概念和离子反应概念前应回顾初中“电离”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习物质的量之前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以及粒子间的关系。总之教师的教学应立足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出现遗忘或混淆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减少初高中化学知识的盲点,降低高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2.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缩小初高中学习要求的距离  初中进度比高中较慢,比如酸的性质学习一节课,酸的化学性质,学生做实验一节课,教师归纳还要一节课,其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巩固、反复默写订正,才有可能让大部分学生掌握。每一章节结束还要再反复复习巩固,可以说初三化学是一个反复记忆的过程,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几次的提炼而被学生掌握。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特别是第一章的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内容,更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公式、反应规律、化学方程式都比初中明显增多,初中一直讲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可以跟酸发生反应,6 到了高中却又要学习Cu跟浓硫酸的反应,要写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还要分析里面氧化—还原反应,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学生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因此合理安排进度,设计符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练习题,缩小初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要求的差距,能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3.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初中基础知识较多的需要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机械模仿,而高中的学习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这需要学生从原来“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向“理解型”的学习方法转变。3.1学习习惯的衔接美国约·凯恩斯关于习惯的名言“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充分肯定了习惯的重要性,同样的,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因此在初高中衔接阶段教会学生从高一起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巩固”。在教学上更多地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比较中学习,发现相似,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使学生慢慢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且使其然”的境界。3.2思维方法的衔接初中化学的思维方式只是直观思维,感性认识比较多,逻辑性不太明显。高中化学则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在高中化学中首先要完成学生思维方式的衔接和转变,为学好化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方法,并逐步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的思维方式:(1)认识物质的主线:“观察——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阐释——典型应用”的归纳思维法”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实验室制法和保存”的演绎推理法。(2)代表物的学习到一类物质的学习,以点带面、以面到体,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3)建立直观一抽象的化学模型。由化学符号系统(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等)6 组成的化学模型具有直观性,是化学认识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直观性是研究结果的表现或表达。研究过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认识现象的本质的过程(抽象),因此要指导学生把“实验-性质-结构”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模型,并用化学符号系统表示这种模型。学生认为化学易懂难学的原因在于尚未建立这种直观一抽象的化学模型。(4)注意积累解化学题的思维模型和思想方法。定量、半定量问题中的守恒思想、平均值思想、极值思想等等。3.3记忆方法的衔接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而事倍功半。3.4解题方法的衔接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同学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①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的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②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③正确解题,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④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此外,要有效地解决一个化学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为了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提高化学计算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练习步骤和方法的指导。总之,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做好初高中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形成,有效的衔接更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6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