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13402
大小:331.3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13
《【历史】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届2015—2016学年上期10月历史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1.“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哪家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知之为知之4.“称尊长,勿呼
2、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5.“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净,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反映了汉朝初年当时主要的政治统治思想是A.儒家的“仁政”B.发家的“法治”C.墨家的“兼爱”D.道家的“黄老之学”6.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人
3、心至灵,此理至明7.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8.《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7A.《诗经》B.《春秋》C.《礼记》D.《四书集注》9.“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4、以上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10.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D.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11.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地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5、能屈”D.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12.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13.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制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14.景德禅师语录。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石头希迁观点相似的是A.董仲舒B.程颐、程颢C.朱熹D.王阳明15.“
6、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16.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7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性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D.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尚处于萌芽状态17.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7、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18.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19.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
8、④D.②③④20.“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