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6507466

大小:53.5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10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不同的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

2、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

3、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

4、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正是‚

5、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11在《人间词话》的开篇中,王国维即提出了词的“境界”问题,以为“有境界”才能“成高格”,立“境界”为诗词之本。“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首创,但中国古典诗论中,较多运用的是“意境”。至《人间词话》,“境界”则取代“意境”成为出现频率更高的术语。这样的转换不仅仅是一种字面

6、的变化,我以为它也标志着由唐以后中国古典诗论的艺术品鉴论进入到一种艺术品鉴与人生品鉴相交融的是为宏阔深沉的审美境域中。这种审美境域所呈现的自觉的人生美学情致,正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标志与特征之一。这种以“境界”为核心的人生美学情致,在《人间词话》中,通过一系列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范畴的标举及对古典诗词的生动、精到的审美品鉴,得到了凸现。其中《人间词话》对“大词人”与“真感情”的倡导与品鉴,正是这种美学情致的某种建构与体现。《人问词话》定稿第二十六则,广为人知。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

7、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罹路。’此第一境也。‘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重境界,是王国维对事业、学问之追求、奋斗、成功过程的高度概括与形象展示,但他又是从艺术、借古典诗词的意境来诠释的,是从诗词、艺术的意境来表达对人生、生命境界的认识与理解。王国维的诗词鉴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活动、审羡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命与人生的存在方式。艺术成为生命的写照,艺术的美境正是生命追求的标杆。鉴此,王国维提出:“此等语

8、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何谓“大词人”?我以为这就是王国雏对艺术家的一种标准与要求。“大”不仅仅是拥有高超的艺术技能,还要具有某种生命的境界。因此“大词人”就超越了一般的词人,超越了只懂技巧的词人,也超越了缺失境界的词人。王国维一向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追求纯粹美与纯粹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说:“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者,游戏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