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85280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0
《我院体操课程改革思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院体操课程改革思路探讨 摘要:通过体操课程的学习掌握体操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使学生具备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符合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的需要,成为具备较高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体操;体操课程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005-01 1.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体操课程新目标必须满足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师范性以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操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和终身健身意识。 2.授课内容的设置 第一,掌握学校体操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第二,小学
2、体操教学、训练和组织裁判能力;第三,小学体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能力;第四,小学体育课程中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第五,体操兴趣培养。 3.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设想 3.1考核形式:改变单一的闭卷笔试和一套竞技性组合的考核方式,综合采用技能测试、模拟试讲体操动作的技术要领、保护帮助、书面作业、间接观察、直接观察等多种评价方法。 3.2考核内容:应包括个人体操专项基本素质、体操专业技术技能知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如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力、灵活变通能力等。 3.3体操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变。由竞技性向小学生健身方向发展。如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以及利用其他
3、各种器械而进行体操游戏的身体练习。其特点是动作简单、易普及、教法生动多样,集教学、素质、趣味于一体。不同类型的基本体操配不同特点的音乐伴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4体操教学内容设置更加适合小学体操课程需求。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学校体育教学需求。大力挖掘和开发实用体操中的垫上体操、娱乐表演型体操、基本体能型体操和灵活型体操等内容,以满足小学体育课的需求。 3.5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作如下的改革:授课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能力教学两个部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课程的操作性和应用性,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相
4、适应。 4.课堂教学 4.1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并茂,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维,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以提高教学效果。 4.2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自学教材、自定学习目标、自我修定计划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主张全面、整体、积极、有特点的评价。 4.3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教学内容设置模拟情境。例如掌握前滚翻动作比较熟练时,学生模拟应聘现场,使学生分别扮演考官和应聘者等身份去体会和学习等等。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迅速提高学
5、生的专业素养,使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和工作,在教学中收到一定的效果。 4.4示范式教学。包括教师示范、学生示范、案例示范、视频示范以及各种示范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模仿和练习中准确地掌握动作规范。 5.案例教学 利用案例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发挥案例的纠错和验证功能。 能力教学部分 5.1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能力。它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体育课的各个部分和"两操两活动",也用于校内、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因而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作为一个准职业体育教师,不仅要熟练准确地掌握
6、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要领、口令、方法,而且要在实战中严格要求,反复练习,运用自如,真正具有体育教师的气质。为此,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实际练习的时间,如利用早操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同时还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广播体操的机会,安排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战练习。 5.2体操技术教学能力。在学生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每次课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试教、试讲。一般情况下,规定3~5个体操技术动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动作示范准确、讲解生动、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能合理组织练习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可以对基本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
7、方法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的讲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5.3保护与帮助能力。体操的教学动作具有惊险性、独特性,同时学生在练习中就容易出现摔下、跌倒、脱手等伤害事故。因此,体操教学实践中加强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操教学实践中主要应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第一是相互间的保护与帮助能力,第二是自我保护与帮助能力。只有具备了必要的保护与帮助能力,才能胜任未来的体操教学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