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

ID:16456713

大小:3.00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9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_第1页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_第2页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_第3页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_第4页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中职 哲学与人生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叫月朗风清夜专为词人作雨声pptdesign.blogbus.com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748577149@qq.compptdesign.blogbus.com目录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二、人生价值的实现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关于“丛飞”的事迹丛飞(1969.10.29~2006.04.20)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

2、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讨论:1.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2.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80年5月,一

3、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那个23岁少女饱含着泪水的激越诉说,在1980之夏引发了全国范围一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人们像触电似的,在“潘晓”式的苦闷和疑惑中“发现了自我”。如果说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标志着中国政治思想的重大转变,那么1980年这场讨论则标志着中国人人生态度的转折。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两者辩证统一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

4、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武文斌和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

5、感人事迹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6月17日晚,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事迹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

6、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只有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们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正是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只能

7、看他贡献的大小。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价值小;没贡献,没价值;索取大于贡献,负价值。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1)享受的多少(2)占有金钱的多少(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4)占有知识的多少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贡献,而贡献又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个方面哪个更大些或更重要?     不能说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方面的贡献更大、更突出,只能因人而异,进行具体分析。有的人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大些,有的人在精神方面的贡献更突出一些,有的人两个方面的贡献都很大。二、人生价值的实现人

8、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既包括人生环境的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包括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的制度及体制因素、科学文化教育等状况、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主观条件就是个人的素质,在一定客观条件下,个人素质越全面,能力越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