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18506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认同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认同探析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价值核心思想的教育问题就实质而言是价值认同的问题,需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价值认同困境,在教育中遵循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结合、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价值引领与需要满足相结合的原则,以促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文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高等教育价值认同 作为一个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形成和巩固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按照中共十七大“切实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践行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共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价值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
3、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确立、被社会成员所遵循并成为真正的社会动力的关键,都必须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合了不同价值体系中最优秀、最适合我国国情、最符合我国国民心理的那些内容,因此在理论形态上具备让社会成员认同的现实可能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主体观念的层面,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和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导向性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目
4、标性因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思想支撑性因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伦理道德上的基础性因素。 大力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使其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关键在于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以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教育内容,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价值认同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代目标,而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5、,需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进行积极有效的价值引导与调控,使大学生通过价值认知、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教育的困境4 1.主导价值教育与多元价值影响的矛盾。大学生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和所生活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竞争环境、信息环境、开放环境以及多元文化环境等大量新的环境因素产生,新的环境复杂多变,对人们的影响呈现出渗透性、广泛性、易变性等特点,社会环境的变迁必然
6、引起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在价值观念的领域中,呈现出传统的和现代的、本土的和外来的、正统的与非正统的、计划的与市场的观念并存的局面,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开始突显出来。一方面,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急需主导性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以提供正确的“参照系”,这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个体并不都能自觉意识到社会核心价值的这种“参照系”的作用,甚至可能出现消极抵制的心态。 2.个体价值选择失范性与主流价值现实要求的矛盾。随着大学生主体的觉醒和自我价值强化,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力和选择,在对社会价值规范
7、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即价值标准,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力求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价值。由此,需要承认大学生是有自主意识与价值选择能力的主体,但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合理地进行价值选择。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行取舍,对现实的诸种需求进行比较、选择,这种个体化价值选择具有为我性、主观性和经验性的特征,甚至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视为一种外在的强制与约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
8、以致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 3.个体价值需求与价值教育机械化的矛盾。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价值认同过程中能动性的客观依据和内在动力。这一基本走向也自然使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