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92173
大小:1.8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9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八章中药的性能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中药的性能中医治病的原理中药为什么可以用来治病?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气用药一般原则: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二、五味(一)五味的作用(二)五味的确定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三)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四)性味合
2、参性和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味相同气相异者,气相同味相异者,作用有异同三、升降沉浮升浮沉降的作用特点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顺着病位,逆着病势(一)升降浮沉与性味、药物质地的关系(一)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三)影响药性升降沉浮的主要因素炮制炮制可以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酒制——升;姜制——散;盐制——下行;醋制——收敛药物的配伍四、归经归经是以脏腑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
3、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一)归经的确定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脏象学说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即可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等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使其归心
4、经。经络学说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不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
5、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二)归经的意义1、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首先,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如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2、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指导医生要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不要根据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疾病传变规律,选择归它经的药与之相配进行治疗。如咳嗽痰喘,治疗时就不能
6、只选用归肺经的药,若为肝火犯肺所致,常以归肺经能清肺化痰的海蛤粉与归肝经能清热凉肝的表黛同用,使肝肺两清,咳喘早愈;若兼脾虚者,又当以归肺经的止咳化痰药与归脾经的健脾药同用,使痰消咳喘早愈。五、毒性(一)含义:广义的毒性: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度的性能(二)影响毒性的因素:药物用量大小是影响药物毒性最主要的因素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患者体质禀赋等均可影响药物的毒性反应(三)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