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85597
大小:140.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甘肃省兰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它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
2、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4.《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5.
3、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其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结果是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6.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根源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B.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C.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D.自然经济的牢
4、固存在7.《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8.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59.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的客观原因是A.魏源提倡“师夷
5、长技以制夷”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C.民族危机加深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0.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11.“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
6、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红军长征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13.《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
7、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一大片”1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人民公社强化了农村土地公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15.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8、。”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16.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17.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