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ID:1637338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_第1页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_第2页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_第3页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_第4页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生权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离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完全按政府的指令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由国家统招统分。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教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为获取知识来到学校,学生几乎无发言权,没有什么权利可言。在培养模式上,高校只注重“继承式”教育,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全面弄佳背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忽视学生创新索质

2、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进行单一僵化的培养模式,难以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未能体现学校专业、学科的多样性与特色化以及杜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呼唤直视学生权利,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以创新为首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其弊端更为凸现,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今天,大学已经普遍实行收费制度,高校仍然对交费上学的学生实行“家长式”的作派,专业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乃至宿舍的安排等都由学校统一“裁定”。高校仍以“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自居,如此无视学生

3、权利,僵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背,将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中国加人WTO以后,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生源、资源等的竞争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呈上升趋势。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生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有学生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就业竞争,学生就业压力巨大。高校如果不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重视学生权利和改革人才培养及办学模式,其自身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强势地位,有的甚至面临关门的危险。  三、保障学生权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1.学生权利的内涵。高等学校通过教育收费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有权利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因此,可以将“学生权利”定位于高校权利结构中内生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1)选择权。即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自由选择选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及学习棋式;选择自己的学业进程等。(2)知情权。学生有权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资历、教育培养经费的使用情况及其他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情况。(3)参与权。学生可派代表参与校务管理及教学

5、、培养计划等的制定。(4)监督、评价权。学生有权监督学校的政策、制度实施情况及教师的学术行为和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的行政行为;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衡及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行评价监督。(5)申诉权。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如果不满意可以申诉。  2.保障学生权利的惫义及举措。保障学生权利不仅仅是实行收费制度后的一个管理变革措施,也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体现,并且还是学生主体性在高校管理中的必然反映。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是管理的对象、被服务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休,要依命学生自己进行管理。重视学生权利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内在要

6、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施行民主管理。当今西方各国所推祟的“学生参与”观念,正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流和特色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赋予学生权利也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独立性创新人才的保障。因此,我国高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1)办学者应转变观念,树立学生利益至上,为学生服务的办学理念;管理者应加强学生的权利意识、自我管理的思想;学生应树立自我维权、主体性管理的意识。  (2)进行机构建设。成立学生联合会和系、部学生会,及学生权益维护中心、学生事务仲裁委员会等机构,赋予学生权力。  (3)加强

7、制度建设,确保学生权力行使。目前《高等教育法》中还没有学生权力的内容,《教育法》对学生权利规定也不够具体,因此必须在法律及规章方面对学生权利以加强完善。3。尊重学生权利,实行“211”式与“金字塔型”分层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今,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及来自高等教育市场上得激烈竟争,许多高校采取了一些有关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但效果不佳。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创新教育和创业徽育,如果不顾学生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单纯一味追求培养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是有失偏颇地。笔者认为高校应以尊重学生权利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实行“211”式与“金字塔

8、型”分层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如1图所示。  此创新的培养模式即:高校把培养学生的过程基本分为三阶段大一、大二(第一至第四学期)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大三这一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大四(第七至第八学期)对学生进行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