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

ID:16358381

大小:182.36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8-09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_第1页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_第2页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_第3页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_第4页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力·汉语史稿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1、汉语史的性质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性质: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2)汉语史的研究对象:①在这一门科学中,我们研究现代汉语史怎样形成的,也就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一般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②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a.一般的内部规律对于一切语言是共同的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b.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如,汉语的内部发展规律和俄

2、语不同;俄语的内部发展规律跟英语也不同。(3)实践意义: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第二节、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1、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的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

3、三个阶段:(一)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1)《尔雅》①《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王力先生认为这本书成书应在西汉。②《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③十九篇中,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方法是把许多同义词放在一起,而用一个单词来解释。例如《释诂》第一条是:”初、

4、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这后十六篇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例如《释亲》:“父为考,母为妣。”④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邴的《尔雅疏》(十三经注疏之一)流传至今。模仿《尔雅》的书很多,形成“雅学”。最早的是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书名是“尔雅的扩大”的意思。(2)《方言》①扬雄的《方言》在字典中属于特殊的类型,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方言》也是按照意义排列,但是不像《尔雅》的分类那样系统,也没有“释×”的篇名,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63王力·汉

5、语史稿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凡语就是所谓的普通话。方言的不同大都是词汇的不同,也有一些可能是在不同的地区里的不同读音。“逆”和“迎”古音相近,都是迎接的意思。注明方言词的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②受《方言》影响的著作,汉儒及后代的其他著作也有提到方言的地方。现存而且常见的有清杭世骏的《续方言》三卷,是从古书中搜寻材料来补充《方言》的但是没有标明出处。(2)《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第一部按字的偏旁编排的字典。这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

6、典的命运,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继承说文的。全书收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进行解释;它给予后代汉语语义学巨大的影响,并且在正字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唐宋以来,《说文》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主要参考书。《说文》虽然对于每一个字都有解释它的意思,但是许慎这一部书的主要对象不是字义而是字形,他企图说明每一个字为什么那样写,主要是找出字的本义,使这个本义能说明这个字结构的理由。(3)《释名》东汉刘熙著的《释名》也是按意义编排的词典,在编排上很像,所以后代有人把它叫做《逸雅》,刘熙企图探求每一个字最初命名夫人原因,他

7、认为语音和语义有必然的联系,从语音可以探寻语义的来源,《释名》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例如:“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苦,吐也,人所吐也。”这样用双声叠韵作出解释的办法叫作“声训”(补:声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作解释的一种释义方法),声训不是科学的办法,虽然语音和语义有关系,但是,像《释名》那样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不过这本书在汉语史上还有它一定的价值,因为我们可以从它的声训中窥见上古的语音系统。(4)词义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注解古书的工作可以追溯到汉朝。《诗经》的毛传、郑笺,《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8、郑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朱熹《诗集传》、《四书集注》等等。(二)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相传沈约著了一部《四声谱》,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了。(2)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原本已经不存在。现在通行的是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