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

ID:1630192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_第1页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_第2页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_第3页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_第4页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下当我死时教案学案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我死时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 赵玉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德育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

2、的解读。3.比较阅读法  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2、 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3、 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三、 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关于作者:PPT展示——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

3、籍江苏,故有“江南人 ”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应该使用的情感: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

4、物)明确: 长江与黄河的使用  (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       床的使用(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       安魂曲(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1、 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

5、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 (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死   在祖国         大括号    统统留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安葬——安眠——安魂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李雪剑审阅:日期:2010-3-9课题:当我死时长江之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诵这两首诗歌。 2、理解这两首诗歌各自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3、再次领会长江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学习《当我死时》

6、1、了解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1959年返台开始任教讲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1964年秋应邀赴美任教讲学。1966年返台,继续任教台湾师大。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与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他的诗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2、给加点字注音

7、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未yàn(     )  tāotiè(         )头lú()zhègū()瞭望()3、自由朗诵这首诗,回答问题①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此题)②诗句“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如此夸张的想象,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③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三、学习《长江之歌》1、相关链接①胡宏伟,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1988年,35岁的胡宏伟凭借为《长江之歌》作词,一夜成名。这些年,先后为

8、2000余首歌曲作词,其中绝大部分是主旋律歌曲,不少歌曲在全国广泛传唱。②《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