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ID:16286715

大小:1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_第1页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_第2页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_第3页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_第4页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讲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考情直播考点整合考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位置与结构的关系周期周期序数元素的种数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对同主族元素若n≤2,则该主族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为上一周期的元素种数。若n≥3,则该主族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为该周期的元素种数。短周期第一周期①2种第二周期②8种第三周期③8种长周期第四周期④18种第五周期⑤18种第六周期⑥32种第七周期⑦32种(如果排满)族主族ⅠA族~ⅦA族由长周期和短周期

2、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数=价电子数零族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He为2个除外)副族IB族~ⅦB族只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等于族序数(第ⅠB族、ⅡB族除外);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2个。第Ⅷ族有三列元素(8、9、10三个纵行)特别提醒: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中各族的排列顺序,结合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我们可以推断任意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记住各周期元素数目,我们可以快速确定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各周期元素数目依次为2、8、8、18、18、32、32(如果第七周期排满),则惰性气

3、体原子序数依次为2、2+8=10、10+8=18、18+18=36、36+18=54、54+32=86、86+32=108。考点2元素周期律涵义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1递增至2)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呈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多少决定,它是反映结构的一个参考数据。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由+1递变到+7,从中部开始(IVA族

4、)有负价,从-4递变至-1。(稀有气体元素化合价为零),呈周期性变化。元素主要化合价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一般存在下列关系: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负价=8-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呈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在一个周期内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核对外层电子引力渐强,使元素原子失电子渐难,得电子渐易,故有此变化规律。特别提醒作为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考查,在解题中我们应尽量把它

5、们体现在元素周期表中进行理解。如Xm+、Ym-、Z(m+1)+、W(m+1)-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要考查四种元素的有关性质,比如原子序数大小、原子半径大小、离子半径大小、单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等,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出元素的相对位置为,则问题容易解决。考点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和规律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6、。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但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2.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①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的难易程度来判断: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的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只能与

7、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强。②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一般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③根据置换反应进行的方向来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④根据金属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来判断: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也就越弱。⑤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及金属腐蚀的难易程度来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容易腐蚀。(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

8、则①根据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来判断:一般地,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或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②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一般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③根据置换反应进行的方向来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④根据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来判断: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