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ID:1627343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_第1页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_第2页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_第3页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冯雷、解慧、孔祥敏一、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特征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并趋向集聚,因此也是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与此同时,包括着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扩散。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处大中城市市区与郊(县)交错接壤地带,也就是本文探讨中所指的城乡结合部。随着大中城市工业、交通、文教、卫生、居住地及第三产业不断向近郊扩散,从原以农村为主的市郊地带较快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是复杂的交叉性。互相“插花”地块日益增多,郊中有城,城中有

2、郊;城市居民与农村村民混聚交织在一起,城市、乡村风貌并存交叉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大外观特征。  二是高度的集聚性。与一般农村相比,城乡结合部人口、劳力、资金、生产、流通等等都比较集中,反映着紧密依托于城市而呈现出的生产力结构多层次和经济成分多样化。  三是繁荣的商业性。由于有着可以利用的城市巨额需求,便捷的交通运输,强有力的工业支援,雄厚的科技力量,灵敏的信息传递等条件,因而城乡结合部中的乡镇企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周转快,成本低,形成较高的商品率,取得高于一般乡村的收益,成为商品经济活跃发达的地区。  四是明显的先导性。城乡结合部地

3、处城市中心辐射力的强辐射地区。城市先进的技术、设备、文化、生活方式等一切新东西首先为城乡结合部获得,造成该地区的农民在技术、文化、经营管理、生活消费、娱乐活动等方面均优于一般农村,从而成为农村工业化、商品化、城市化的先导。  五是动态的过渡性。城乡结合部受到城市和乡村双向发展的深刻影响,不断发生着复杂而动态的过渡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农民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兼有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建设设施、城乡生活方式并存共荣的格局,最终演变为新兴的城市地区。在西部地区完成由农业省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结合部——乡村的梯度推进是必然

4、趋势,其中,城乡结合部地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枢纽。  总之,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向外扩展的最佳区位,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过渡地带和建设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基地,因而它是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一个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黄金地带”,具有突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城乡结合部的主要问题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中心区与农村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交叉和竞争之中,其面临的复杂变化情况为城市和农村所没有的,不可控因素甚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是建设布局混乱。城区囿于空间狭小,企事业单位、居民新村向市郊(县)延

5、伸蚕食;郊县则利用结合部的边缘级差效应,开厂办店,农民乱建盖私房。结合部又往往属于市、县多方领导管辖,各自为政,见缝插针,建设无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布局混乱,甚至造成建设性破坏,影响城乡总体规划实施。  二是城乡经济分割。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疆界的、市与市、市与县、镇与乡之间壁垒森严,互相隔绝的“行政区划经济”。这在城乡结合部表现得尤为突出,凡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几方抢着干;无利可图甚至要付出代价的事业如市政基础设施等,各方都不愿干;或者当结合部行政区划调整时,农方闻风抽走资金,设备等,致使结合部发展贻误时机,缺

6、乏后劲。  三是环境卫生的“短腿”。农村地区乡办村办的畜牧场多,农民养鸡鸭多,使大多畜粪自流外溢;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超标排放废水废气,甚至有毒有害的物体。城区的工业污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运往郊区。城乡交叉、同流合污,污染叠加,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是破坏水体资源,河道被垃圾所填塞、碧水清流被污染为黑水臭流,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  四是生活设施薄弱。近几年来房地产业获利甚丰,市县纷纷“大兴土木”。但有些地方片面赶速度,追求利润,忽视新建房屋的配套设施到位,有的是只注意“小配套”没注意“大配套”,在城乡结合部兴建的大片建筑群体中对综

7、合性的污水处理工程大多缺乏配套设施。而且,还存在服务网点少,入托上学难,用水用电难,上下班乘车难等后顾之忧。  三、开发开放城乡结合部的思考  作为兼备城乡特点的中介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地位功能特殊,对它的建设不能完全按农村行政管理的模式,也不同于城区街道的建设方式,而应把它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前沿课题来研究探讨。既要分析它的微观特点,又要研究它所处的宏观环境;既要考虑它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研究它的阶段变动性;既要分析它的现状,又要研究它的发展前景,从而做到科学地加以开发,开放性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创造一个既有利于城

8、市,又有利于农村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枢纽。  (一)适当调整结合部区划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城乡结合部是市、县接壤的边缘地带,对它的规划和调整总是与行政区划的变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