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食品工业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

ID:16261125

大小:85.4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08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_第1页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_第2页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_第3页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_第4页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现代食品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现代食品工业回到厨房主笔◎李伟食品的魔术一堆极为廉价的牛肉碎--是从牛骨头上剔下来几乎不能称之为肉的部分,黏糊糊、水分大、毫无味道可言--除了做宠物饲料外还有什么用?首先加入一些廉价的蛋鸡肉馅,增加分量。接着加入"组织状大豆蛋白",以便制作出柔软的感觉。这种大豆蛋白吃起来有肉味,也叫做"人造肉",可以部分代替牛肉和猪肉,而且也是防腐抗氧化剂。然后可以调味了。加入大量的牛肉浓汁、化学调味料;为了使口感嫩滑,还要加入猪油和淀粉。为了方便机器生产加入黏稠剂和乳化剂;为了颜色好看,加入着色剂;为了延长保质期,就使用防腐剂、pH调整剂;防止退色,就使用抗氧化剂。于是,这堆黏糊糊的"牛

2、肉"就可以做成肉丸了。食品制造商还要考虑调味汁的问题:首先把冰醋酸兑水稀释,用焦糖色素使其变黑,然后再加入化学调味料,做成"仿调味汁"。如果把番茄酱用着色剂上色,加入酸味剂,用增稠多糖类增加其黏度,就做出"仿调味番茄酱"。把这种汤汁浇在肉丸上,放入真空袋子里加热杀菌,就可以上市销售了。颜色漂亮、味道浓郁,而且价格便宜。零售价100日元,而其成本只需要20日元。在二三十种食物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食品工业实现了"变废为宝"。日本的"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在他的《食品真相大揭秘》中描述了这个神奇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让家庭主妇汗颜的烹饪魔术,却是当今食品工业的真实写照。果汁饮料的调制

3、,也不由让人想起中学时代的化学实验。先把着色剂加入水中,比如"黄4号"。加入酸味剂--0.2克的维生素C以及柠檬酸,相当于10个柠檬的维生素C含量。然后再加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浆增加甜度,加入柠檬香料,使这杯黄水开始散发出柠檬的清香。加入纤维素粉末,它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于是水里开始混浊,营造出逼真的果汁感觉。接下来加入绿色的"甜瓜汁",它由两种颜色混合制成:先在水里加入蓝1号着色剂,把水染成纯蓝色,然后加入黄4号着色剂,水就变成了纯绿色。好了,一瓶悬浮着"果肉",散发着柠檬香气的酸甜的"柠檬果汁"大功告成。如果想把它变成橘子汁,就加入"胭脂红"染色。"胭脂红"又叫着色剂01

4、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着色剂,由一种寄居于仙人掌中的红色虫子碾碎制成。它也可以用于衣服的染色或制作化妆品。现代食品工业就如同一个魔术师,利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可以快速生产出看起来鲜亮、吃起来可口、保质期更长,而且更便宜的食品。在各种化学成分的作用下,美味看起来唾手可得。添加剂的世界1795年,法国人尼古拉·阿佩尔发明了罐头食品,给前线征战的法国大军提供了不易变质的食品,他也因此获得了拿破仑1.2万法郎的巨额奖金。以此为开端,食品生产开始从各家厨房和小作坊转向了工业化大生产,"工厂厨房"开始出现。按照人类学家、《烹饪、菜肴与阶级》的作者杰克·古迪的说法,工业食品是"朝向一种世界菜肴的

5、发展"。食品产生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前工业时代,原材料生产出后,在本地集市销售,由主妇或厨师采购,短时间内完成烹饪,送上餐桌。食物的生产、采购与消费在本地完成,它更多表现为一种服务而非产品。换句话说,食物从农田到餐桌之间的距离很短,原材料是天然食材。工业时代的到来,打破了食品生产的原有模式,食物成为商品,开始大范围跨区域交易,食材到餐桌之间的旅程变长。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城市通勤时间加长,劳动时间增加,食物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工业形成了四个基本环节:保藏,机械化生产,零售(批发),运输。田园式的食物生产模式被割裂。于是为了让一块蛋糕、一杯牛奶在经历

6、漫长的历程后仍旧色彩诱人、香气扑鼻,就不得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工程师们绞尽脑汁,通过合成化学的方法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事实上,从油条、豆腐开始,中国应用添加剂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早在东汉时期,就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从南宋开始,一矾二碱三盐的油条配方就有了记载,是老百姓早餐桌上物美价廉的食品。800年前,亚硝酸盐开始用于生产腊肉。公元6世纪,农业科学家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的方法。世界范围内,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公元前4世纪,葡萄酒就有人工着色的工艺。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食品添加剂从天然材料逐渐转变为人工合成

7、。1856年英国人珀金斯(W.H.Perkins)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这是最早使用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今天我们走进超市,随便取下一瓶饮料、一块曲奇、一根火腿、一瓶酱油,上面的配料表上都会注明所用的食品添加剂:果胶、大豆多糖、柠檬酸钠、焦糖着色剂、山梨酸钾、碳酸氢铵、大豆磷脂…这些单调拗口的专业名词,代表着丰富的"感官享受"。次亚氯酸钠可以给切过的蔬菜杀菌,让蔬菜更鲜亮;加入苯甲酸钠可以让碳酸饮料保持新鲜口感;碳酸氢钠可以使曲奇饼干膨松可口;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能增加蛋糕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