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48981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数学教学论文陆绍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字、词教学勐永镇光木林完小:陆绍明摘要: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以及多数数学习题,都是用文字型数学语言表达的。因此,学生对有关字词是否理解,直接关系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帮助小学生理解字词,掌握数学语言,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从而提高小学生自学、分析数学的能力。关键词:“字词”、“品”、“悟”一、注重反复读题目,“品”出字词的意义。小学数学语言是比较精炼的,既严格又严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是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反复地读题,
2、慢慢地“品”出其中数学的道理,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下面这道题的教学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是:出示题目缝纫小组要完成1210件上衣的制作任务,前3天已经完成了165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上衣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1、让学生齐读题,但读后大多数学生仍不明题意。2、让学生再默读几遍,部分学生就能读出难点,并且会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3、教师点读第二句:“前3天已经完成了165件”,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重点句。学生就会理解了,并回答:“照这样计算”就是照第二句话中的已知条件来算。4、教师加以点拨:“根据第二句的已知条件
3、,可以提出什么问题?5、学生再次读题回答:“前3天已经完成了165件,平均每天完成几件上衣制作”?6、教师又点拨:“问题中‘剩下的’这三个字应该怎样来理解”?7、学生回答:“是总数1210件,做了165件后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天完成”?8、教师再综合强调:“一定要注意‘剩下的’这几个字,并且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学生列式解答。这样,采取读了问,问了读,读后再答。再加上加上点拨,学生思索着读题,分析题意,题中“照这样计算”及“剩下的”意思学生就能在“读”中“品”味出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样读后“品”题的教学
4、,培养了学生咬文嚼字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一、看演示,悟出字、词意义。演示是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浅,难以理解一些词句,所以教学时间最好采取演示法,帮助学生领悟字词的含义。如一年级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0个同学排成一行做操,小红的左边5个人,小红的右边有几个人”?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左中右的实际方位难以理解,不能正确地想象出题中的情景,会出现10–5=5(人)的错误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按题意进行排队演示,学生就能知道队列中还
5、有小红的存在,题中是求小红的右边有几个,是不包括小红在内的。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就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会有错误的分析,解答这道题就不困难了。此外,演示教学还可以利用教具和电教演示,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事物,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画图形,理解出字、词的含义。数学中的图形是简洁、直观、易懂的数学语言,利用图形,可以简化语言,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校有12课果树,梨树占总数的1∕4,桃树占总数的3∕4,梨树和桃树各有几棵?题中的1∕4,总数的3∕4,
6、学生难以理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取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题意。梨树占1∕4桃树占3∕412棵梨树有几棵?桃树有几棵?12÷4=3(棵)(12÷4)×3=9(棵)画线段图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就明确了。图形直观明了地反映已知与所求的关系,使抽象的思维形象化,具体化,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