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

ID:16220749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_第1页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_第2页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_第3页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_第4页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HIN130111.01沈从文精读李依06300110013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引语:走进《湘西散记》、《湘西》的文学世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沈从文的创作与其故乡湘西那血浓于水无法割裂的关系。《湘西散记》是作者一九三四年一月回乡探望病危的母亲,在一路上写给新婚不久的妻子的信件(即《湘行书简》),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系列散文;而《湘西》则几乎是描写湘西的专著。可以看出,沈从文对于湘西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现代文明可以使目前业已“堕落”的湘西获得转机,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城市疏离感的影响,希冀不断回归自然和人性的本源,使故乡的独特品质能够得以保存。《湘西

2、散记》、《湘西》虽然写作目的与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从还乡心理的角度考察,两者都是在不同层面上对故乡的回归。这位寓居北平的湘西游子,心灵其实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故土。本文在结合作家生活经历分析其散文作品的基础上,以“还乡”的内在原因、心态与视角,以及“还乡”中的社会思考为要点,说明沈从文的还乡和其文学创作的关系,以期对沈从文的这两部散文集有进一步的了解。关键字:沈从文《湘西散记》《湘西》 还乡还乡动因所谓还乡动因,在这里主要指沈从文还乡的驱动力量及目标指向。结合沈从文的经历与思想,可窥见其还乡的基本动因:怀乡情结、乡土情感、追寻本源。首先,是内心积淀的怀乡情结的表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

3、活于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故乡”也作为一个意象深藏于人们的集体意识中代代传承,亘古不变地牵动着异乡游子的心,时时触发其还乡的强烈愿望。历代文学都有大量书写故乡情结的作品,沈从文自不在例外。第二,作家在故乡的成长经历对其日后的生活、情感、人际都有重要影响。由湘西进入京城的沈从文,一直自称“乡下人”,虽然其受到了新文化的洗礼,但初期生活之艰难困苦,尚不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甚至有某种莫名的不安全感,这都促使他踏上精神上的还乡之旅。第三,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接近本源就是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只存在于对本源的接近中,绝非其他。”故乡的本源力量于人仿佛是一个磁场,而湘西这块神奇的土

4、地对沈从文更仿佛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在《从文自传》中那“小顽童”的身上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挣脱束缚,融于自然的本源力量。在沈从文的湘西旅程中更是能时刻感受到故乡的明山秀水、淳朴人情给他带来的愉悦与认同感。对本源的追寻恰恰是这样一种于不自觉中自然获得的过程。以上三点归结于沈从文本身,外化出的便是对故乡的情感,指向沈从文的散文写作。与数百年来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心理不同,沈从文深为自己的血统而骄傲,对自己故乡这片“神圣”6CHIN130111.01沈从文精读李依06300110013的土地怀有极深挚的感情。正如沈从文在《我所生长的地方》中写到的:“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写

5、于1931年夏秋间的《从文自传》是一次籍由回忆进行的还乡,沈从文通过一个“顽童”的所见所闻,重温了20余年来在自己记忆中留下过痕迹的山水花木、人事哀乐。《湘西散记》则记述了1933年冬至1934年初作者乘船返乡省亲,沿沅江上溯时的旅途见闻和个人感兴,呈现的是一次实在意义上的返乡旅程。如果说《从文自传》、《湘西散记》只是客观上使人们对湘西有所了解,那么《湘西》则完全称得上是用类似社会学家的剖析眼光去让读者们改变先前对湘西的一些偏见,更像是引领读者在经验与思考的层面上对故乡进行的一次重新认知与回归。透过他的散文,我们看到了湘西的历史重负,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及其对湘西进行改造以实

6、现振兴的思索。“在一个有心人看来,说不定还有一点意义,值得深思!”(《湘西·题记》)这或许便是沈从文在还乡的求索中,希望其散文所能实现的效果。还乡心态首先,沈从文还乡散文的创作心态受到了湘西所承受的历史重负的影响。自清朝以来,湘西苗人就饱受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与虐杀。“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红了每一条官道同每一个碉堡。”(《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对一些问题看得更透彻明白,对历史与现实的差异也非常敏感。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

7、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第二,沈从文的还乡心态还受到时局的影响。在写作《从文自传》时“‘子曰’早已失去作用,随之而来的却是封建军阀大小割据打来杀去,国势陷于十分危急时期。”(《从文自传·附记》)而1933年冬和1937年冬作家返乡之时,正分别值蒋介石调集大军对瑞金进行“围剿”和日寇铁蹄伸向长江中游之时,湘西局势动荡不安。作品的“牧歌的谐趣”只是为了消弭在京妻子的挂念及减免读者的痛苦而“特意加上的”作料,有意作成的乡村幽默也是为中和沉痛感慨而设。但是这种轻松谐趣的笔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