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

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

ID:16219330

大小:3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_第1页
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_第2页
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_第3页
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演示实验为手段探究海市蜃楼现象成因陈洪云/丁哲【专题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专题号】G36【复印期号】2010年10期【原文出处】《中学物理》(哈尔滨)2010年9期第19~21页【作者简介】陈洪云、丁哲,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天津 300000)。【关键词】EEUU    引言    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或炎热的沙漠地带,人们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庙宇等出现。这种现象人们叫它海市蜃楼,也叫蜃景。海面上的蜃景由于像比实物高出许多,这种现象被称为上现蜃景。沙漠地带的蜃景叫做下现蜃景。在我国,海面上的蜃景多

2、出现在蓬莱和青岛一带。    现代研究显示“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的光学现象。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海市蜃楼”现象的解释有如下几种:有些研究者认为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一般研究者认为该现象是光的折射及全反射现象。最近有人利用线性变折射率模型,定量分析了海市蜃楼现象。导出大气中的光线方程,并研究了蜃像位置与观察者的关系,寻求海市蜃楼成因。其实,对于自然界的海市蜃楼景象,有的正立空中;有的倒挂海面。有时清晰逼真;有时若隐若现。有的存留时间是五六天,有的仅存留几小时。这种自然景观,随时随着大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看上去确实神秘莫测。所以人们

3、对于蜃景的解释,较多的是理论猜测。本文拟从演示实验入手,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探索自然界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原因,揭示现象的规律。    一、海市蜃楼演示实验概述    自然界中海市蜃楼现象并不多见,对该现象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实验室里可以实现蜃景的模拟演示。具体做法是在一个前、后透光的金属外壳中,放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池,玻璃池中可以装入透光介质。在水槽的后面载物台上放置一个景物。景物的斜上方安装有一个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正好照射在景物上。光线被景物反射后通过水池中的介质,光线通过介质时与介质相互作用,观察者在玻璃池前端观察窗中能看到景

4、物所成的像。    1.液体介质的配制    将装置门打开,向水池内注入半池的清水,再将3kg的食盐放入清水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成近饱和状态,再在其液面上放一张薄塑料膜盖住下面的食盐溶液,再在薄膜上慢慢注入半池清水,水面稳定后,将薄膜轻轻从一侧抽出。此时,清水和食盐水界面分明。由于扩散作用,在交界处形成了一个扩散层,扩散层中清水和食盐粒子互相扩散。液体的密度由下向上逐渐减小,产生一个密度逐层变化的光介质。    景物采用三个由高、低不同的A、B两个物体(图1),放置在物台距水箱底面15cm的载物台上箱中放入高21cm的饱和食盐水

5、,放入塑料薄膜后,加入清水,水深共37cm。待水稳定后抽出薄膜,静置30约分钟后便可以从观察窗中观察成像情况。        图1    2.成像数据记录    当自下而上分别从观察窗中不同高度观察景物所成的像,可以分为表1所示的如下几种情况。    表1       成正立的像。当观察者所在观察位置自15cm以下  下而上移动时,发现所成像由小变大,且       像的底部高度基本不变。15cm~21cm  成正立放大的像。在15cm处像上部开       始变亮,当观察位置自下而上移动时,正       立的像不再变大,在食盐水与

6、清水界面       层以下成倒立的像,在界面以上看到缩       小正立的像。继续向上改变观察位置,       可看到倒立的像开始向下伸长。21cm     倒立的像消失,只看到正立缩小的像。21cm~37cm  随观察位置自下而上移动时,正立的像       逐渐变大    表2是在观察窗中的30cm处、20cm、12cm的高度观察到的实景物所成像的描述和照片。        由于在第二观察点看到的三个像交叉重叠,成像观察起来难以分辨正立还是倒立,为了便于识别,将景物改为高度较小的条形磁体。图5是在20cm处看到的磁铁成像情况

7、。从磁体N、S极可以判断磁铁成像是正立、倒立。从中可以看到,自下而上是正立、倒立、正立的三个像。    3.实验规律总结及其现象分析    (1)成像规律总结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既有正立、又有倒立的像呈现。从表1可以看出,所处不同观察位置会看到不同的成像结果。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整体的规律可以归纳、总结如下:    ①在高于21cm处的观察位置以上,可以看到成正立缩小的像。观察位置自21cm处开始自下而上移动时,正立的像是逐渐变大,但在有限的观察高度内没有达到景物的实际高度。在30cm处成像如图2所示。    ②观察位置在15c

8、m~21cm之间,也就是靠近初始盐水和清水交界面附近,可以看到从上至下正立、倒立、正立的三个像,且随观察位置不同看到像的大小不同。在靠15cm处看到成像缩小,向上移动视线时成像变大。在20cm处的成像如图5所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