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

ID:16202165

大小:73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8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_第1页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_第2页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_第3页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_第4页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战国西汉墓出土竹木枕及相关问题洪石关键词:战国西汉墓葬竹木枕漆器作者:洪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枕作为寝具,起源很早,其字从“木”,反映了古人最早应是以木为枕。许慎《说文解字·木部》云:“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根据文献记载,枕至迟出现在殷商时代。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七:“汉诛梁冀,得一玉虎头枕,云单池国所献。检其颔下,有篆书字,云是帝辛之枕,尝与妲己同枕之。是殷时遗宝也。”(晋)王嘉:《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春秋以后,枕已经普遍流行,还有将秘籍藏于枕中者,称为“枕中书”。《越绝书·外传·枕中》载,

2、越王把有关治国之策“以丹书帛,置之枕中,以为邦宝”《四部备要·史部·越绝书》,上海中华书局据抱经堂本校刊。。《汉书·刘向传》载:“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颜师古注:“鸿宝苑秘书,并道术篇名。臧在枕中,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中华书局,1962年。枕在军营中也有使用。汉代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下士所撰的《淮南子·道应训》载,齐伐楚,有善为偷者为楚将子发盗齐将军枕等物,致齐师大骇,还师而去《四部备要·子部·淮南子》,上海中华书局据明刻本校刊。。汉代,漆枕在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曹操《上杂物疏》列出的曹操献给汉献帝的各种物品中就有漆枕

3、,即漆画韦枕、黑漆韦枕,并说明“御杂物之所得孝顺皇帝赐物”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1979年。。文献记载表明,唐代的枕还被用作辟邪驱鬼等。《唐书·五行志》载:“韦庶人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权倾人主,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而宋代的瓷枕,文献中更是多有记载,出土物也是屡见不鲜。可见,自古以来,枕作为寝卧之具,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都要使用,枕可作为馈赠、赏赐、进献之物,有些枕的造型和装饰具有辟邪驱鬼之意。考古发现证明,枕还是重要的随葬品或枕尸之具。由此可知,枕在社会生

4、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考古发掘出土情况看,战国西汉时期一些墓葬中出有枕。枕的质料复杂、多样,包括竹、木、铜、玉、石、纺织品等多种质料,其中以复合胎质为多。根据笔者的统计,目前还没有发现单纯的竹枕,都是与木等合制;单纯的木枕有,有的髹漆,有的还有彩绘;单纯的玉枕也有,少见,多与铜、木、竹等合制,有的还嵌金箔等;单纯的铜枕有,少见;纺织品质料的枕,均以纺织品为囊,内填充他物以为枕。下面对目前战国西汉墓中出土较多的竹木枕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竹木枕的类型所谓的竹木枕是指枕身为木质、枕面用若干竹片拼成的竹木合制的枕。枕身大多髹黑漆,个别髹棕色漆,也有一部分未髹漆,个别的还有彩绘。根据枕两端的

5、形态差异,可分为二型。A型:枕端呈马蹄形。根据枕面的形态,可分二式。AⅠ式:枕面为半包围式。枕端中部和下部分别凿马蹄形缺,顶部内侧凿有凹台,其上搭嵌并列的竹片而成枕面。湖北荆门包山M2∶425,枕端之间用两根扁圆形木条榫接。枕端外侧四周和缺内侧嵌宽0.4~0.6、厚0.1厘米的骨条,骨条转折处对切角接,其下用生漆粘接。枕端顶部内侧凿有凹台,其上有固定竹质枕面的两个小圆孔。枕面由7根竹片构成,竹片呈长条形,中间略窄,长62.9、宽2~2.2、厚0.7厘米。竹片两端各有一排直径0.2厘米的小圆孔,两边外侧竹片两端各有两个直径0.35厘米的小圆孔,枕面两端各刻划三道横线。枕身髹棕色漆。

6、通长66.6、宽17.4、高13.2厘米(图一)。葬具为二重椁三重棺,椁室分五室,枕出自北室(边箱)。墓中出土的物疏简记有“一竹椹”,可能即指此枕。墓主官至“左尹”,爵至“大夫”。墓葬年代为公元前316年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湖北江陵马山M1∶7,枕端厚3.7厘米,枕端之间用两根平行的圆木条榫接。枕面由7根长60、宽2.2~2.7、厚0.5厘米的竹片紧密排列而成,竹片嵌入枕端顶部内侧宽1.2、深0.5厘米的凹台之中。枕长66.5、宽17、高11.7厘米(图二)。出土时,枕面上残存有黄色绢,周围残存有内外两圈锦缘,可能是枕套。葬具为单椁单棺,

7、椁室分头箱、边箱和棺室三部分,枕出自头箱内8号竹笥上。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战国晚期偏早(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湖北荆门郭店M1∶T11,枕端之间用两根方木条榫接。竹片已残。枕宽16.4、高11厘米(图三)。葬具为单椁单棺,椁室分头箱、边箱、棺室三部分,枕出自头箱。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当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前3世纪初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河南信阳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