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78203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8
《一)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一) 一"法治",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19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急剧的有时是戏剧性的变化,其中,在所谓"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名目之下,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改变,法律向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渗透,以及,法律话语在知识阶层乃至一般民众当中的传布,尤为引人瞩目。不久前,中共领导人再次提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口号,从而开启了
2、又一轮的"法律热"。作为一种主导话语的"法治",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当然,人们所谈论"法治",其含义不尽相同。官方的"法治"论说,特别突出"社会主义"这一限定语,而这意味着共产党一党专政地位的不可动摇社会主义法治"的提法同时也被用来抵制"法治"理论的普遍主义诉求,这时,"法治"又被冠以"中国特色"一词,用以区别于主要是源于西方社会的法治理论和实践。这些用语和区分也反映在法律学者的论说当中,并且将学者的立场区分开来。他们中有些人亦步亦趋地为官方的主张(各种"提法")提供理论依据,也有人同时把这种主张当作党同伐异的武器。另一些人循着"法治"(Theruleofl
3、aw)与"人治"(Theruleofman)的界分,进一步区别"法治"(Ruleoflaw)与"法制"(Rulebylaw)这两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法治理论。还有些人从自由主义的理念出发,主张跨文化和超时空的普适价值,并把这些价值视?quot;法治"和"宪政"的道德基础。不过,由于存在某些共同的和未经反省的前提和预设,这些不同论说之间的对立未必像表面那样显著。 首先,有关"法治"的论说基本上是在一种浓厚的政治氛围当中、并且主要是围绕着现实的政治运作发展起来的,其结果,对于"法治"问题的思考常常被限制在表层政治的层面,其中可能涉及的理论问题则多被忽略。4[4]其次,
4、由于法治论说与政治论说之间的密切联系,也由于1980年代以前的全能政治影响犹在,一个与国家制度建设和政治权力运作有着密切关联?quot;法治"事业就被赋予了特殊的重要性,它被期待着解决的不仅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而且包括这个时代所有重要的社会问题。这种期盼与信念,在流行的所谓"法治的时代"这一口号里得到恰当的表达。5[5]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一种单线的和化约式的思想和表述方式中,"法治",作为"现代化"事业的一部分,社会"进步"的一项伟大工程,6[6]不仅是可欲的,而且是必然的,其本身的正当性不证自明,而在这一"现代"取代"传统","进步"战胜"落后"的历史进程中,国家
5、居于领导核心,负责整个"法治"工程的规划和实施,知识分子则担任着不仅是启蒙民众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和以不同方式)教导统治者的重要角色。这些看法和信念,即使没有全部?quot;法治"的鼓吹者们明白而自觉地主张,至少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当中,支配着他们的言行。然而,正是这些基本预设,这些本身未经认真反省的看法和主张,使人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失去了提问的能力。着眼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仅仅把官方的"法治"论说视为意识形态是不够的,事实是,"法治"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 指出当代中国"法治"论说的意识形态性色彩,并不是要拒绝法治的理念,否定法治理论与实践对于中国
6、社会发展可能具有的意义,相反,这样做的目的是要?quot;法治"理念本身进行理性的和批评性的检视,通过把"法治"理论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情境中加以反思,重新认识其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进一步确定其性质、力量和限度。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本文将不把法治的诉求视为当然,而是要问:在中国,作为一项历史性要求的法治是如何发生的?推行法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法治的价值何在?实现法治的途径是什么?通过谁来实现法治?什么样的法治?它会给什么人带来好处?什么样的好处?以及,法治应当被视为目的还是手段?法治的正当性何在?等等。显然,这些问题远非通过理论推演或者概念梳理所能够回答,而需要
7、引入诸如历史、文化、传统这类与特定社会情态有关的因素,这样,我们便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所内在视角"。 "内在视角" 本文所谓内在视角至少包含三重含义。首先,它要求我们从一个社会的内部去看问题,要求我们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脉络,尤其是这个社会在其漫长历史中经常遇到并且感到困扰的种种问题,看这些问题与法治诉求之间有或可能有什么样的联系。其次,因为强调社会发展内在脉络的重要性,我们便不可避免要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不简单?quot;传统"视为"现代"的对立物而予以否弃,也不把任何名为现代性的事业都看成是对传统观念、制度的全面剔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