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ID:16150169

大小:2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在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倪欣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部署会,主要目的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掌握方法、规范划定,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确保按照时限要求高质量完成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前面环保局对生态保护红线概念、划定原则和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对下步工作提了很好的建议,省环科院邓娟同志也跟大家讲解了业务知识,我都完全同意,请大家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第一、深刻把握形势,把思想认识统一起来,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

2、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深化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10/10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构筑生态屏障的需要。生态优势是万源最靓丽的名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明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生态空间不断遭受挤占,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很可能继续遭受破坏,进而威胁到全市的生态安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关键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消除或缓解经济社会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构筑我市

3、生态系统的“安全屏障”,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市生态安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公众权益的需要。目前,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公众权益的重要因素,公众对清新空气、安全食品、清洁水源等的需求和呼声不断高涨,相信大家在这次中央环保督察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些信访举报问题让我们的工作很被动,主要原因就是保护不足与开发过度现象较为普遍,没有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如果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就难以有效保护水源涵养地、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区,就难以让公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由此可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更加凸显了保障公众权益的现实价值和客观需要。10/10划定生态保护红

4、线是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既要考虑现实诉求,更要考虑子孙需要。去年9月,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管控区域、管控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使生态建设由人工建设为主转向自然恢复为主,保护和建设的重点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有利于提升环境承载力,改善自然修复力,形成生态生产力,从而为可持续发展预留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可能,绿色崛起、美丽万源的蓝图才能变成现实。第二、紧扣总

5、体要求,把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解决“怎么去做”10/10的问题。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技术组按照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共同编制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对我市划定了1112.14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44%,占XX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82.3%,生态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既要考虑生态保护红线与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功能发挥之间的关系,也要体现我市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和影响因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从全局的层面来把握。生态保护红线,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是红线、又是

6、底线,不可愈越、不能突破。因此,必须着眼长远,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要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定,结合环保部下发的《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建议方案》,参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识别生态保护重点范围,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和生态敏感性与脆弱性评估,明确生态保护的目标与重点,依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10从关系的层面来把握。一方面,生态红线的划定要考虑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得不合理,既达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又会影响同等环境保护条件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甚

7、至阻碍经济效益的实现,在这方面我们有极为深刻的教训。比如,在创建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科研单位为强化大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抢救性保护,以山系、水系为界限,将大量乡镇和村庄划入花萼山保护区,面积由140平方公里扩大到480多平方公里,造成保护区域内的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因此,必须通过科学评估,综合论证,有理有据,有规可依,既要将确实需要保护的地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也要将保护价值不突出的、标识有误的及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生态红线的划分需要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