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46470
大小:1.63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8-08-08
《帛书老子道德经注解(精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帛書老子注解-1-說明1.本書以帛書《老子》甲本爲底本,參照乙本、通行本及郭店楚簡《老子》校正並注解。帛書《老子》甲本、乙本,分別簡稱爲“甲本”、“乙本”,郭店楚簡《老子》簡稱爲竹簡本。竹簡本共分三篇,簡稱爲“簡本甲”、“簡本乙”、“簡本丙”。2.本書的分章,參考通行本《老子》,但排序則按照帛書本《老子》的順序,從“德”篇(上德不德)開始。3.本書的章节內容,在竹簡本中有原文的,在帛書本章節下面注明其在竹簡本中所在篇目。如需查閱竹簡本原文,可從我的《楚簡老子注解》PDF電子書中查找關鍵字。4.帛書《老子》这个版本,要認爲是繼承並完善了古本《老子》(如竹簡
2、本),是在古本《老子》基礎上的再創作。章節中的一些文字及意義已經有所改變。本電子書盡量保留帛書本原貌,理解時應該與竹簡本有所區別。5.帛書本《老子》中的少量古文字無法在電腦中正常顯示,以造字補充。古字的注解以本義爲主。無法識別和理解的古字,參照其它版本校對、理解。上文注釋過的古字,下文中一般不再注釋(字意不同的除外)。6.本書(PDF電子版),上傳到網絡供網友瀏覽、下載。版權所有,請勿抄襲。如專家、學者引用本電子書內容,請注明出處(或在參考書目中注明:電子書《帛書老子注解》及作者)。7.本書許多注釋內容不同於歷代《老子》注釋本(包括當代老學專家、學者的注
3、解),所以可能存在一些錯誤或不足,這也是因爲本人水平有限的關係,誠請同道批評、指正!-2-上篇德經第一章【原文】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爲②也。上仁③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④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⑤。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⑥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⑦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⑧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實而不居亓華。故去皮⑨取此。【注釋】①上德不德:上,高。德,從彳、悳(竹簡本中“德”皆作“悳”。悳,音“得”,《說文》:內得於己,外得於人),
4、指品德,得到(內涵更豐富,如政治上的得人心),它與個人的修養及行爲有關。上德,品德高尚的人。不德,不保守自己的“德”。②无爲而无以爲:无,“無”的古文。爲,古文像兩母猴相對形,意指做作、表現。无爲,即無所表現、無所作爲(不胡作非爲),無爲也指人的自然、開放的狀態。无以爲,韓非子《解老》中作“無不爲”,但帛書《老子》甲、乙本,及通行本皆作“無以爲”。無以爲,尹振環譯爲“無以私爲”,戴維譯爲“無心作爲”,這裏或指不依賴於個人的作爲(參照“夫唯无以生爲者,是賢貴-3-生”理解)。③上仁:仁,仁愛,親愛。上仁,最注重仁愛的人。④上義:義,權威,威嚴。上義,最注重
5、權威的人。⑤道:从辵、首,本意指“前途”、道路”。老子所說的“道”,本指博大而無限的“空間(宇宙)”,引申爲天地萬物的生存、發展之道(道,滋生萬物,並給予萬物生存與發展的無限空間)。⑥泊:漂泊、漂浮。⑦道之華:華,繁華、浮華。道之華,意指明白很多道理。⑧亓:從一、丌(下基),即“其”,甲本上半部(從“上德不德”到“恒與善人”)皆用“亓”(個別地方除外),下半部(從“道可道”到結束)皆用“其”。從一、丌,似有特定的意義。⑨皮:外表、表面,或通“彼”。乙本作“罷”。【譯文】品德高尚的人不保守他的“德”,所以不斷有德。品德低下的人保守他的“德”,所以無德。品德
6、高尚的人無所作爲而不依賴於個人的作爲。最有仁愛之心的人有所作爲而不依賴於個人的作爲。最有權威的人有所作爲而有賴於個人的作爲(勉强他人按照個人的主觀意志行事)。最重視禮節的人有所作爲而沒有人響應。因此,只能自己動手,勉强行事了。因此失去了“道”。失去了“道”,而後(失去的)是“德”。失去了“德”,而後(失去的)是“仁”。失去了“仁”,而後(失去的)是“義”,失去“義”之後,他的“禮”也失去了。因此重視禮節的人,不能忠實地待人,卻會成爲動亂的罪魁禍首。具有以上認識的人,懂得很多道理,卻是走向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爲人忠厚而不輕薄,樸實而不虛華。因此去除輕薄、
7、浮誇的行爲,而保持樸實、敦厚的品質。【章旨】本章的要點是“德”。德,得之於“道”。老子所說的“德”,主要體現在自然、理性方面。正如下文所說:上德如浴(山澗)、-4-“上德無爲。上德之人以謙虛爲本,有所得到卻不保守,積極進取,所以能不斷有德。上德之人以理性地態度在實際中作爲,而不是主觀、盲動,胡作非爲,所以能夠在實際中不斷發展和進步。上德之人的“無爲”態度,區別於上仁、上義、上禮之人的“有爲”態度。上禮之人,以禮待人,卻德行有限,又不缺失仁愛之心和威嚴,所以有所作爲也沒有人響應,所以“道、德、仁、義、禮”都失去了。最後成爲了“禍亂”之首。所以老子認爲:作爲
8、人應當腳踏實地,而不要虛偽、浮夸。第二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