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37922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六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题一、看拼音写词语qīngshuǎngyínsòngpǜbǜdǒuqiàotǐngbáshēnqū()()()()()()yùnhǎnàomìxiákèzhuīsuíyǎnzòuqínmiǎn()()()()()()mànyǒuqīnwěntànsuǒyīnyùnjīngzhìhōngkǎo()()()()()()二、写多音字。树冠()唱和()旋转()血液()呼应()挣扎()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2)品德高尚,名望很大。()(3)停下脚步痴痴地
2、看着。()(4)含义深远,耐人寻味。()(5)不局限于一种规格和标准。()(6)形容大而笨重的东西。()四、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1.爽:(1)清亮,明亮;(2)开朗,直爽;(3)舒适;(4)违背,差失。清爽()屡试不爽()身体不爽()豪爽()2.望:(1)向远处看;(2)探望;(3)名望,也指有名的人;(4)盼望,希望(5)(年龄)接近。遥望()丰收有望()喜出望外()探望()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露珠。2.我想它一定是()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地前进着。它不断
3、地(),终于走出一条路。这真是一只的小甲虫,具有游侠的品质。3.大街小巷里,()的小圆虫,披着()的衣服,在这些()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象(),逗得多少虫子()。这些句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小圆虫的,也写出了观看者的。4.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作者把自己当作了5.它们()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地走回洞穴里去。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六、照样子,改句子。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都是我的朋友吗?2.
4、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鼎湖山听泉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
5、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
6、头会意。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4分)怅惘:万籁俱寂:2.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7、,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3.作者把泉水比作什么?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在下面。4.“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