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29198
大小:4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8
《情思郁结情辞隽远——浅论马致远的散曲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情思郁结情辞隽远——浅论马致远的散曲艺术徐光泉摘要:马致远的散曲熔炼了诗词的语言,又吸收了生动的口语,而且把两者结合得十分和谐。他以高超的才情,为创造不同于诗词的曲的独特意境,为散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把田园诗传统继承下来并引入散曲这一新诗体,凭借自己的才情进行拓展和创造,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天地,为散曲的题材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提供了一份新的美感经验。关键词:马致远散曲艺术张力陌生化马致远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散曲作家,在整个元代众曲家中具有领袖的地位。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在悲愤之中,反映了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操和那个时代文人由“四民之首”下降到“八娼”“十
2、丐”之间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难。同时,也唱出了他一生的悲欢离合。他的叹世归隐的散曲,成为整个元代散曲的主旋律。对以叹世归隐为题材写的散曲在元代有许多人,但却没有一位写得像马致远“那样淋漓恣肆,那样放逸宏丽,那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烙印。”⑴但是,叹世归隐这种题材的散曲并不能足以概括他的全部成就,他还写了大量的其他方面题材的散曲,这些散曲也是他整个散曲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马致远的散曲,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并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为一位优秀的散曲“大家”,马致远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散曲作家的“豪放飘逸、典雅清丽”的独特风格。同时,由于经历、生活的环境、题
3、材等诸因素的影响,他的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散曲,又表现出风格上的多样性,使他的散曲最终在元代整个曲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元代散曲的冠冕作家。历代散曲评家对马致远的散曲评价都很高,认为“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18(贾仲明《录鬼簿·马致远吊曲》)。但在其风格上,历来评家都论定马致远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郑振铎说:“他(指马致远,笔者注)的散曲是那样的奔放,又是那样的飘逸。”⑵洪柏昭亦云:“悲愤、超脱的思想,加上直率、酣畅的表达方式,这就是马致远豪放风格的奥秘。”⑶其实,这些评价明显显得不够全面。细读他的全部散曲就可以发现,马致远的散曲
4、虽有“豪放飘逸”的一面,同时,他的散曲还有“典雅清丽”的一面。因此,用“豪放飘逸、典雅清丽”来概括马致远散曲的风格,才是比较精确和全面的。但是,马致远在元曲作家中的排列次序,以及后人对他的地位的确立并不一律。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首次把马致远评定为“元曲四大家”之一:“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在这里,马致远在“四大家”中被排在末位,而这一说法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明代,出版业非常发达,元代作品的出版,成为阅读的文本。明代文人对元曲的品评标准自然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更加重视作家的才情、词采和散曲这种在元代新兴的诗体的特有风格——即以诗文的路数来评
5、判戏曲。因此,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把马致远列为“古今群英”之首。王世贞在《曲藻·序》中也认为“诸君如贯酸斋、马东篱、王实甫……咸富有才情,兼善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而王骥德针对元人的说法提出了“元人称关、郑、白、马(指周德清《中原音韵》,笔者注)要非定论……当曰王、马、郑、白”说。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则有“马、郑、关、白”说;卓珂月在《残唐再创·杂剧小引》则提出“马、白、关、郑”说;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则有“马、关、王、郑”说。到了清代,则有李调元的“马、王、关、乔、郑、白”说,刘熙载的“白、马、乔、关、郑、宫”说等。到了近现代又有王国维的“关、白、马、郑”说,赵景深的“关、马
6、、白、王、郑”说……不过,就散曲本身来说,它既然是在元代所形成的一种新兴诗体,在某种程度上说,就应该具有诗的特性,也就是要含蓄蕴藉而有意境。这一点是和元杂剧有明显区别的,它不用于舞台演出,因此,就应当“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无论是散曲所反映的社会内容,还是从散曲风格的独创性、多样性方面来说,马致远在散曲上所取得的成就,都不是元代任何一位元曲作家所能比拟的。可以说,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因此,全面地分析马致远散曲的艺术风格,对于评价马18致远及其散曲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马致远现存的散曲有130多首。⑷今人任讷辑有《东篱乐府》。他的散曲按内容大致分为四类:写景,叹世,咏
7、史,言情。思想内容较为复杂。一马致远的写景的散曲,在他的全部散曲之中,从量上看,是不多的,但却代表了他的散曲的“典雅清丽”的独特风格。在马致远的写景散文中,代表作无疑是他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代散曲中备受称赞的名篇,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吴梅说它是“直空古今”,后人“不可及者此也”(《顾曲麈谈》)。这支曲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上皆有契合和感发心情的特性,能引发我们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