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

ID:1610483

大小:90.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2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_第1页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_第2页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_第3页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_第4页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与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类疾病。由于人类的精神活动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所以病理状态下表现出的精神症状也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加之现有科研手段的有限性,所以对人类正常与病理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还非常粗浅。本章从精神疾病的病因、诊断分类与症状学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精神疾病有一个初步认识。其中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对于初学者最为重要。第一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病因学是

2、目前精神病学理论研究中的急需课题。前人对精神障碍的病因做了大量的探索,现代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精神疾病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生物学因素是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则是致病的条件,它们共同作用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一、生物学因素(一)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焦点。资料表明,许多精神障碍患者家族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一般人群要高,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一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甚至某些神经26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肯定的关系,它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

3、方式,多种致病基因没有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都只起微弱的致病作用,遗传者表现的只是一种患病倾向或患病素质。这种多基因遗传所致的患病倾向(又称遗传度)越高,受环境因素影响就越小,就越易患病,如高于正常者的60%则可认为有遗传倾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一般认为在70%左右。 (二)躯体因素急性、慢性躯体感染和颅内感染,或者一些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和血液系统等疾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脑功能,或者出现脑器质性病变,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脑膜炎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 (三)理化因素颅脑外伤

4、引起脑组织损伤,也可导致短暂的或迟发而持久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如镇静药、催眠药、鸦片类物质的应用,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农药的接触与使用均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障碍。特别是应用鸦片类物质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导致的精神障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需要重视。 (四)其他生物学因素26性别、年龄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某些精神疾病男女性别比例差异明显,如:酒瘾、反社会人格等好发于男性;而抑郁症、癔症等则女性发病率较高。不同年龄可发生不同的精神疾病,某些精神疾病在不同年龄发病

5、率也不同。某些儿童期发生的精神疾病如多动症成年后可能好转;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年期,儿童期与老年期首发者少见。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则多发于中老年期。 二、社会心理学因素(一)精神应激因素 精神应激因素通常是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以应付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精神应激可以对精神疾病起直接的致病作用,如某些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地震、火灾、战争、亲人突然死亡等,可能引起反应性精神障碍或某些神经症如癔症发作;有时精神应激在疾病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很小,至多是诱发因素,疾病的发生主

6、要以生物学因素为主,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等功能性精神病。两端之间则为神经症、心身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应激、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但又与个体的性格与素质密切相关。 (二)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如污染、噪音、生存空间过小)、社会环境(社会动荡、社会大的变革、紧张的人际关系)、移民(尤其是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等,都可能增加精神压力,诱发精神疾病。不同的文化环境,亚文化群体的风俗、信仰、习惯也都可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而诱发疾病或使发生的精神疾病打上文化的烙印。如某些精神疾病只见于某些特定的民族、文化或地域之中

7、,例如冰神附26体见于日本冲绳岛、蒙古的比伦奇、加拿大等地区;恐缩症、拉塔病多见于东南亚国家。又如来自城市的患者,妄想、幻觉的内容常与电波、电子、卫星等现代生活的内容有关;来自农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与幻觉的内容多简单、贫乏,常与迷信内容有关。 (三)个性因素个性是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现代研究认为,病前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性格特征的个体会患不同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多病前具有分裂样性格,表现为孤僻少友,生活缺少动力,缺少热情或情感冷淡,不仅自己难

8、以体验到快乐,对他人亦缺少关心,过分敏感,怪癖,趋向白日梦,缺少进取心等。而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如做事犹豫不决,按部就班,求全完美,事后反复检查,穷思竭虑,对已过于克制,过分关注等。 简言之,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即内因与外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共同发挥决定性作用。但两者的作用并非平分秋色,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不同的致病因素所起作用大小不同。而且,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