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生命的感悟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

ID:16100120

大小:33.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_第1页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_第2页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_第3页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轼对生命的感悟苏轼对生命的感悟作者:王建堂来源:科学时报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对生命的感悟、阐释,就成为作者最富灵性的文字。苏轼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受人们喜爱的文人之一,就是因其那些从灵魂深处流出来的对生命科学感悟的文字,感染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东坡卧石图雪泥鸿爪--生命的偶然性生命,就是一个必然和偶然巧妙组合的魔方。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必然,但连接这个过程的各个点,却有很大的偶然性;就像人们所比喻的那样:叶子要长在树上,这是一个必然,但要长在哪一棵树的、哪一个杈的、哪一个枝上,却是一个偶然。苏轼感悟到了这一点,且形象而又灵动地将它抒写了

2、出来。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他这样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确,人的生命轨迹,就像雪泥上留下的飞鸿爪印一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古人云,苏诗长于比喻,此诗句的经典性也正表现于此:将人内心那种微秒的感受,用富有机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了,难怪"雪泥鸿爪"能积淀成一个人们十分喜爱的成语。还有一种理解:雪泥鸿爪以喻人之"无心",人生不过如此,一切的一切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如"天衣怀禅师"所感悟的:"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涵影之心"。故,人不要太在乎去留,应随遇而安。苏轼此诗虽然有些低调,但也道出了哲人对生命

3、的真切体验:人生美丽的弧线,是由那一个个偶然的"点"连接起来的。月圆月缺--生命的二重奏生命又是一个长长的旅程。在旅途上,有丽日蓝天、绿茵鲜花,也会有风雨雷电、枯枝败叶;人在旅途,就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命运的挑战;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风雨过后是彩虹"。苏轼的一生风风雨雨,历尽坎坷。在北宋政坛上,王安石变法时,他被划入保守派;司马光废除新法时,他又被划入了革新派;恶运连连,一贬再贬,后来被贬到蛮荒之地惠州时,他还乐呵呵地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故林语堂称其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为啥能这样洒脱呢?这与他对生命的科学感悟是分不开的。

4、他看到了生命原色的二重性,即如《水调歌头·明月篇》中吟诵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所谓古语云:人不得全,月不得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苏轼从月圆月缺、月缺月圆这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存在、运行亦应如此。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好事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到另一面,就像天空中的月圆月缺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必然的自然;这就是生命旅程上的一曲永远的"二重奏"。身在此山--生命的自限性上帝给人以一双眼睛,就是用来看世界、看别人的,人这一辈子最看不清楚的恐怕就是自

5、己了,故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生命的自限性。哲人苏轼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深切地感悟到了这一点,故在《题西林壁》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在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理趣诗。此为理趣诗中的极品,直到如今还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就是因为他悟出了生命的劣根性,即自限视野:自己看不清自己。所以,人好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如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屁股大一点的天。故,人生在世,就有一个突破自限性,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问题。这是一种生命升华的境界。设若能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视野就开阔了,胸怀就宽广了,生命之光将会更加灿

6、烂。据传,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看来王朝云的确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一语中的;苏轼也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生致命的弱点是--不合时宜。变与不变--生命的圆融性"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古今文人永恒的生命咏叹调:人生短暂,宇宙无穷;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基于这样的"生命观",文人不免要伤春惜花、对镜抚鬓,生出无尽的闲愁忧思;还有甚者,寻仙访胜、炼丹服药、导引叠坐,想飞举升天,惧怕生命过程的结束。而苏轼面对生死,

7、却非常坦然:人之初,一口气;生也气,死也气(生命元气),何惧之有?于是,他在《前赤壁赋》里豁达地咏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这里苏轼用"变与不变"的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生命: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瞬息万变,一瞬也不会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我将来都要变为气体,回归之然,物我最终归于同一永恒;那你们还羡慕这长江和明月干啥?在苏轼的笔下,生命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生命的现在时:斗转星移,瞬息万变;生命的将来时:物我永恒,回归自然。生命的形态与现在、将来、自然、宇宙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生命的圆融性。苏轼既对生

8、命已参悟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