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79404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 诗词五首十五从军征【学习目标】1.扫清阅读障碍,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2.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意象并揣摩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难点)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交流学习这首诗歌后的心得。【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乐府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素自然。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2.正音、句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3.疏通诗意。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何人?”“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二、合作探究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明确:塑造的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
3、、旅谷、水井、旅葵。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2.诗歌的主题是什么?明确: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3.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明确:①以哀景写哀情,情景交融;②运用白描手法,粗线条勾勒画面;③语言朴实,情真意切(乐府诗的特点之一);④叙事为主,辅以描写、抒情,故事性强(乐府诗的特点之二);⑤创作风格——现实主义(乐府诗的特点之三)。三、板书设计十五从军征总写十五从军5八十得归远望:松柏冢累累近看野兔野鸡旅谷旅葵伤悲荒冢累累
4、泪沾衣裳兵役残酷战乱频繁灾难深重诉衷情【学习目标】1.结合写作背景,了解本词的大意。2.找出本词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分析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感情。(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概括本词主旨,并谈谈作者的哪些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抗金将领。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
5、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2.朗读本词。3.了解词的内容。学生齐读,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词意。二、合作探究1.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明确: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2.怎么理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几句话?明确:这三个短句饱含着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的爱国深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3.小结本词的艺术手法。明确:鲜明的对比手法:①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
6、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迈,壮志成空。②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洲,投闲置散。③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4.概括本词的主旨。明确:本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作者壮志未酬、岁月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不平之情。三、板书设计诉衷情上片回首当年着眼现实下片年老体衰壮志难酬杀敌报国雄心壮5年老体衰空自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学习目标】1.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2.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揣
7、摩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3.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词风豪放,有《稼轩长短句》存世。2.写作背景。作者在公元1203
8、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