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78953
大小:5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7
《责任感是第一执行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责任感是第一执行力一、什么是责任?顾名思义,是人在组织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企业中,就是公司赋予员工的价值要求,通常以制度的形式而存在,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如岗位职务说明书等。从理论上说,一个人既然在公司中承担了一定的角色,就要履行这个角色赋予的职责,认真完成相关的任务,即“份内的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责无旁贷。但是,由于人性的弱点,天生就会趋利避害、拈轻怕重,许多人往往会选择逃避责任,因为责任中包含有压力、困难、挫折和风险,做好了皆大欢喜,做不好还有可能受到处罚。所以,在责任意识还没有内化为责任感(自觉做好
2、份内的事)之前,不能指望员工会主动承担责任;即使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他也只会做你检查的,而不会做你希望的;至于在没有制度约束时,员工还能不选择逃避责任,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商场如战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创业型企业白手起家,由小到大,一路上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坎坎坷坷啊!要实现组织目标就必须每一个组织成员忠诚敬业、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人人遇到困难都选择逃避责任,那整个公司必将一事无成,很难发展!企业管理者当然都会明白这一点,为了明确责任,防止推诿扯皮,往往都建立了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让每个岗位的人都能明确
3、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有相关的薪酬制度、考核办法等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让想逃避责任的人不会逃避、不愿逃避、不敢逃避,这是现在许多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带有共性的管理生态。但是,一个企业仅仅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就能真正达到有效管理、高效运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执行得好坏并不取决于本身的完美与否,而取决于执行制度的人的心态,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就只能是一纸空文!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有太多太多制度体系非常完善的企业,实际管理仍很混乱,印刷精美的员工手册粘满了厚厚的灰尘;同时也看到一些
4、企业,制度条款并不完美,但由于组织中的人们思想一致,忠诚敬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效率反而很高,经营业绩反而很好!经典故事:某公司生产部经理到车间检查工作,发现车间地面有积水,就让旁边的一个工人找拖把拖一下,不料该工人回答说:“报告经理,根据我的职位说明书,我的工作岗位在机器的旁边,打扫卫生不归我管!”这位经理便去喊清洁工,不料清洁工回答:“报告经理,根据我的职位说明书,打扫车间的时间是上班之前和下班以后,现在正是上班时间,我也不能去打扫!”——这个故事会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呢?透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
5、,仅仅有制度显然还是不够的,制度一定会有局限性,总会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作为普通员工,如果没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内在力量支撑着是不行的,这里所讲的来自心灵深处的内在力量,其实就是责任感!二、什么是责任感?简单地说,责任感是由责任意识内化而来的敬业精神,是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心理状态。如果认真研究,可把责任感分为朴素责任感、职位责任感和升华责任感三种类型。1、朴素责任感是指人们善良的天性中存在的一种原始责任意识,是本能和自发的同情心的延伸。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普世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原始责任意识被逐步强化,便会
6、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习惯的行为。凡是具有朴素责任感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与人为善的心态,即使面对的是不相干的人,也会希望人家安全、幸福,而不会幸灾乐祸。在现实中如遇到他人需要帮助,又是举手之劳、难度不大的事,往往是乐于助人的!当然,朴素责任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被动型的倾向性心理体验,并不具有制度的强制性,如果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办到的事,即使自己知道应该办,可能也会选择逃避。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企业员工,仅有朴素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还要具有职位责任感才行。2、职位责任感是指组织成员对其所在岗位应承担工作职责
7、的负责任的态度,是在朴素责任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基本的敬业精神,其核心理念中包含有合理的价值交换成份和一定的制度规定性。我们平时常听人讲“当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钟”,“起码要对得起那份工资”,“这个事要好好干,不然没法向领导交待”,“这是我分内事,再有困难也不能推给别人”等等话语,都能体现出说话者是拥有职位责任感的。一般来说,拥有职位责任感是组织对成员的起码要求,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人人都能拥有职位责任感,工作就能正常开展,企业就能实现最基本的运行。当然,面对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当更多的不确定性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即使员工拥
8、有了职位责任感,也是不够的。一个拥有职位责任感的人,在团队里持续承担某些职责,并长期和一些相关的人、相关的物、相关的事发生重复的联系,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情感,并出现行为上的习惯性,心理学称之为“路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责任意识便会产生明显的强化倾向,再通过组织有意识的教育培训,让员工深刻理解和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