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

ID:16050251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_第1页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_第2页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_第3页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_第4页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_第5页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_第6页
资源描述:

《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http://www.xjass.com 2010年06月11日20:01:28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1978年《考古》第2期刊登了内蒙古敖汉旗李家营子发现的金银器,其中墓1出土五件,分别为银带柄壶、银带柄杯、银椭圆形杯、银盘、银勺。夏鼐先生指出,那件带柄壶“底部外缘有联珠一周,口部有流,流和缘相接处有接缝,柄部和口缘相接处有一胡人半身像,这些都是萨珊式银执壶的特征”ヾ。宿白先生认为,这些器物大约是中亚、西亚的输入品ゝ。韩伟先生将这些器物的年代定在初唐到唐高宗时期(公元618至683年)ゞ。

2、他们的看法颇有见地,但未详细讨论。李家营子的金银器的重要性在于,1.它们是作为一批器物发现的,有组合关系。2.已知的唐代金银器皿基本上没有同类器物,属于新发现的器形。3,出土地点不在大量发现金银器的西安、洛阳、江浙一带,而在中国北方地区。因此,对这批器物的进一步考察,有助于中西交通、特别是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原报告在报道这些器物时说,它们是敖汉旗荷叶勿苏公社李家营子大队在修水渠时发现,其后敖汉旗文化馆对出土文物进行了收集,并对出土地点做了调查。金银器出土于老哈河右岸的第一台地上,为“两次分别发现在相距不远

3、的两个地方,距地表深1.5米左右。据当地群众反映,出土时都发观过人骨,但没有发现砖、石建筑材料,估计金银器的出土地点可能为两个土坑墓,故分别编为墓1和墓2。”五件银器都出土于墓1。墓2出土金带饰九十九件、银镯一件、小银环一件、玛瑙珠两件、鎏金铜盒一件,此外还有鎏金铜饰。报告最后说︰“墓1出土的鎏金银盘的制作和纹饰与近年陕西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银盘相似。而银壶的造型和联珠纹饰,财是波斯萨珊时期的样式。墓2出现的金质带饰,为辽墓中习见的饰物,捶雕的卷草纹仍有浓厚的唐代风格。由于这两组金银器的发现,可以推测李家营子

4、是一处年代较早的辽代墓地。”这批器物有带柄壶、带柄杯、盘、椭圆形杯、勺,是一套饮食用具,简洁、实用,又便于携带。墓葬中出土器物的制造年代与墓葬本身的年代有时不相同,特别是象银器这种贵金属器物,更容易隔代、传世使用。因此,关于这批器物的年代、产地,应是首先讨论的问题。李家营子墓1出土的五件器物,除银勺外,都发表了照片,带柄壶、带把杯、盘还附有线图(图一、二、三、四,图三系据椭圆形杯的照片绘制)。下面逐件讨论。带柄壶。高28厘米。器身扁圆形。口部有流,略似鸟头形。束颈。鼓腹,最大直径稍偏下。圈足较粗,呈喇叭形,有

5、联珠围绕足的底沿。柄的上端起自口部,下端止于中腹,成弧形。柄上端和口缘相接处有一胡人半身像,鎏金。捶揲成型。这类器物在中亚、西亚经常可以见到,一般认为是波斯萨珊遗物。但它起源早,分布广,罗马到伊斯兰时代都有发现。传至东方的中国和日本以后,被称之为“胡瓶”。唐《安禄山事迹》中提到“赐禄山金扳花大银胡﹝饼﹞瓶”、又自献“金宝细胡瓶”々。关于“胡瓶”的形状,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一件银平脱漆瓶,书于天平胜宝八年(公元756年)的《东大寺献物帐》上称为“漆胡瓶一口”ぁ。可知中国与日本文献中的“胡瓶”即指李家营子出土的这类

6、带柄壶。中国文献中的“胡”是一泛称,在指国家时,主要是西域诸国。东方学者较早注意“胡瓶”的是原田淑人,他在谈到正仓院收藏的漆胡瓶时比较了波斯萨珊时代的器物,并肯定其渊源在波斯萨珊あ。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论及这种器物,却找不到萨珊王朝所在的伊朗高原出土的作品。有时确出土地点的器物也都在南俄罗斯的草原地带。后来传到日本一件据说确实出土于伊朗高原吉兰州的带柄银壶,日本学者深井晋司着《阿那希塔女神装饰鎏金带把水瓶》一文,讨论了这种器物的形制特点和历史渊源问题。他列举了十一件这类壶,并把萨珊晚期至伊斯兰初期的与

7、典型萨珊时代的器物进行了排比,认为它们有如下变化︰史前同类陶器的上部几乎没有口部,这时变为注口顶端出现一半为圆形,后半部分加盖。另外,注口顶端舒缓的弯曲已消失,或成为折角形;颈部比萨珊时代的稍长;柄顶端的位置由原来的从腹的上部沿着颈上伸再作曲线下垂,改做从颈部的中央开始,即柄手的上端在壶的位置上提高了;高足中部的节状装饰更加形式化。将壶柄上端安在口部,是萨珊时代末期的作法ぃ。李家营子出土的带柄壶的柄手上端直接安在口沿处,按萨珊器物的演变,它的年代应在萨珊时代的末期,即七世纪上半及以后。{K22C519.jpg

8、}但是,过去通统认为是萨珊器物的这种壶,未必都是萨珊器。70年代苏联学者马尔萨克(Map�nak)的《粟特银器》一书,把过去归为萨珊银器中的一部分区分出来,考定为粟特地区的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七件这种壶,时代均在七世纪之后い。如果把深井晋司和马尔萨克所列举的全部萨珊壶和粟特壶仔细观察对比之后,再来考察李家营子的带柄壶,就不难看出,该壶柄的上端直接安在口上、颈部短粗、圈足矮胖、没有节状装饰等特征,更接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