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

ID:16018359

大小:910.00 KB

页数:436页

时间:2018-08-07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_第1页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_第2页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_第3页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_第4页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学习材料赵东奇6/18/2012第一章内科病症第一节痹证   痹证的定义、病因病机以及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热痹的鉴别要点及特征。   【临床表现】   本病以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等为主症。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有发热及游定性、不对称性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一般1~4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为特点。大多数呈对称

2、性、游定性多关节炎,伴关节腔内渗液,近端指关节常呈棱形肿胀,最终导致关节僵硬、畸形,症状缓解与反复呈多次交替发作,本病可破坏骨质。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占80%。   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为特点。X线检查可见关节边缘尖锐,有唇样骨刺或骨桥形成,关节间隙不匀称、狭窄等。1.行痹(风演)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2.痛痹(寒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病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436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学习材料

3、赵东奇6/18/20123.着痹(湿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懦缓。4.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治疗方法】1.基本治疗治则:通经活络止痛,行痹兼活血祛风,痛痹兼温经散寒,着痹兼除湿化浊,热痹兼清热消肿;行痹、痛痹、着痹针灸并用,热痹只针不灸,泻法。处方: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选穴: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髀部:

4、环跳居髎秩边股部:伏免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部: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方义:病痛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邪无所依附,“通则不痛”,痹痛遂解。加减: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436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学习材料赵东奇6/18/2012之义;痛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热痹加大椎、曲池清泻热毒各部位均可加阿是穴。操作:各部腧穴常规针刺。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肾俞、关元用灸法或温针灸法。2.其他疗法(

5、1)皮肤针:用皮肤针重叩脊背两侧和关节疼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并加拔火罐。(2)电针: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连续波刺激10~20分钟。(3)穴位注射:选用当归、防风、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1.0ml.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1次。【验案举例】姚某,男,39岁。患者自述两膝关节疼痛肿胀不断加重已近月余,坐卧均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夜不能寐,甚则不敢站立。近2日来,两手腕关节及腰部均有痛感。诊断为“痛痹”。取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阳池、合谷、肾俞、气海俞等穴,平补平泻,针后

6、加灸。治疗2次后关节疼痛显著减轻,行动自如。共治疗20余次诸症消失(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学简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74)【文献摘录】1.《针灸资生经》:飞扬治历节风、足趾不得屈伸。2.《针灸大成》: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436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学习材料赵东奇6/18/20123.《神灸经论》:臂腕五指疼痛,腕骨、支正……风膝肿痛,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太冲、昆仑……五痹,曲池、外关、舍谷、中渚、膏肓、肩井、肩髃……上中下三部痹痛、足三里。【按语】1.针刺治

7、疗痹证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内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反复,属于顽痹范畴,非一时能获效。2.本病应注意排除骨结核、肿瘤,以免延误病情;3.患者平时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附: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外侧虚神经炎,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是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受损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的综合征,是皮神纤炎中最常见的一种。股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通过腹股沟韧带的下方穿出,浅行于大腿前外侧:本病是由无菌性炎症、神经受压或外伤等,引起该神经末梢代谢障碍,血供受限而发病:常由外伤、腰椎退行性病变、

8、腰大肌压迫、糖尿病、肥胖、妊娠、腹部手术等情况引起。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肌肉痹证范畴,《针灸甲乙经》中有“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的记载,颇似对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表现的描述。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外感风寒湿邪,致营卫不和;或外伤、受压等因素导致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肌肤失养则麻木不仁。【临床表现】436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学习材料赵东奇6/18/2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