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

ID:11119290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_第1页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_第2页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_第3页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_第4页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业余(函授)学士学位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证摘要:目的探讨对辩证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关键词:针灸面瘫腧穴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常常伴有口水自该侧躺下。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或者法夹热、夹暑湿等邪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等脉络,致

2、使营卫不和,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而致。病因: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临床表现:6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业余(函授)学士学位论文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

3、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灸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之一,《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的方法。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

4、:“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说明艾叶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起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醒脑安神,通经活络。在面部施灸需慎重,需避免对颜面五官的损伤,避免遗留对美容方便的不利因素,易于被患者接受,所以学生选取艾条温和灸法进行临床观察。古人曰:“头为诸阳之会”、“面为阳明之乡”而“阳明为多气之腑”。因此,在正常状态下,颜面部气血丰盛,但因肌肉浅薄,实非灸法所宜。但当一侧面部处于患面瘫的状态时,情况就发生了

5、改变。经云:邪之所凑,其气比虚.”本病绝大多数是为脉络空虚,风之邪乘虚侵袭,以致于头面部一侧的阳明、少阳经脉气血阻滞,继则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生。所以在其临床多表现有患者侧面部的板滞、麻木和阴冷的感觉,具有喜温热刺激和揉按的特征。根据“寒者温之”6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业余(函授)学士学位论文,治疗当温通经脉,祛风散寒,通调面部气血为大法。因为灸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除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功效,对于面瘫患者施以艾灸治疗能够旺盛经络气机,鼓舞气血来复,达到除病邪促进面部受阻之经络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故灸法善治风寒型

6、面瘫症。针灸治疗室中医基础治疗。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配穴:局部取穴还可以加阳白、太阳、翳风;风邪侵袭加风门,风驰;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肝气郁结加太冲;气血双亏足三里、脾俞、胃俞。地仓向颊车方向刺透0.8~1.2寸,合谷针刺对侧穴位。症配穴: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平坦者加上迎香;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者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者配睛明;素体赢弱者配配足三里、曲池。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皮肤选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03*50mm毫针用指切法进针,针刺各穴,德气后,每10分钟用补平平泻手法行针1次

7、,留针30分钟。针刺的同时将艾条点燃,以灸架支撑,灸下关、翳风,距离穴位2~3cm,以局部红晕为度。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风邪侵袭面部,风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面部筋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疏通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散风寒之邪;“面口合谷收”,取合谷为远部取穴之一;风邪侵袭加风门,风池以疏散风邪;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清泄肝阳;肝气郁结加太冲疏肝理气;气血双亏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

8、胃,补益气血。6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业余(函授)学士学位论文面瘫患者是由于风寒之邪入侵面部经络,导致面肌瘫痪的病证。绝大多数为一侧性,极少数为双侧性,发病以20~40岁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面部两侧的发病率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