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ID:16003882

大小:4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7

上传者:U-3183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梁河县教育局根据德教发〔2011〕27号《关于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各学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梁河县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梁河县地处德宏州东北部,是一个无国境线的边疆传统农业县,是德宏州唯一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1159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3镇,62个村委会,4个城镇社区,390个自然村,674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16.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6万人。本学年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88所,其中:村完小52所,小学教学点27校,初级中学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县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20313人,其中:小学13449人,初级中学6864人。留守儿童少年在校情况:小学2573人,初中906人。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情况:小学220人,初中79人。有义务教育专任教师1560人,其中:初级中学500人,小学1060人。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1:12.48,中学教职工与学生比1:12.64。二、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就12 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我县开始把义务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解决“有书读”的问题(1986~2000年),这一阶段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全县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第二阶段努力解决“读好书”的问题(2001年以来)。二十五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普及程度得到提升,从2000年实现“两基”到2010年,10年来一直坚持把“两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按“乡包入学,村包巩固,学校包教育”的方针,切实做好学生的入学巩固工作,各村把依法送子女入学明确写入村规民约。从2008年开始各乡镇每年都对小学毕业生进行整体移交到中学。基本上实现了由攻坚时应急性工作到目前常规性、均衡化的转变。2010年我县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46%,“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团的检查验收。二是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做到校校都有宽敞明亮的砖混或框架结构教学楼,基本解决了图书配备、实验室升类、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配备等问题。三是农村学校布局得到科学合理的调整,小学从2000年的218所减少到2010年的79所,2010年9月全部撤并一师一校。初级中学由10所减少到9所。四是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新建多媒体教室9个,12 小学配备计算机348台,生机比达到39:1,中学配备计算机336台,生机比达到20:1。全县中小学还实现了宽带上网,教育局建设了教育信息网站一个,开通了全县教育系统OA网上办公系统,教育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五是把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作为惠民工程之一,从2007年起在全县全面执行“两免一补”政策。2009年我县还成立了梁河县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会,近五年来通过各种渠道筹措救助资金53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7067人次。从根本上解决了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问题。六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本学年全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11%,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七是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我县采取以下措施:进城农民工子女享受所有在校学生应享受的待遇和政策。学校无条件接收到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统一分班,同等管理,不歧视。八是教育教学管理有新突破。2008年出台《梁河县办学水平评价方案》,2009年试行一年,2010年完善下发了《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方案》,对学校实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对2009年办学水平先进学校进行表彰,逐步完善评价机制。每年年初都12 制定下发了《工作要点》,对全年进行了总体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同时与全县各乡镇、学校、幼儿园签订了《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安全生产》、《平安共建和谐校园》、《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等责任书。九是办学质量年年有提升。2010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全县参加小学毕业水平测试2329人,语数总平分为145.63分,全科合格率69.59%,语文平均分75.34分,及格率88.71%,数学平均分70.5,及格率71.86。总平均分、单科平均分、全科合格率、单科及格率均居全州第一名。2010年我县参加中考1354人,总平均分431.18分(全州总平均分379.52分),居全州第二名,及格率58.94%(全州及格率42.93%),居全州第二名。600分以上125人,居全州第三名,单科平均分居全州第二名(第一名为州民中)。十是加强督导促发展。首先是建立了局领导挂钩学校制度,定期到挂钩学校督导检查,打造示范学校。其次是认真对照云南省“两基”迎国检五大项35项指标进行自查自检,努力提高办学水平,达到国检标准。在此过程中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学校进行督导、调研,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由纪委、监察、审计、教育等多家单位组成检查组,对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联合审查。一年来我县各学校没有出现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种教育专项资金现象,也没发现乱收费现象。三、梁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收入困难,在“以县为主”的体制下,县财政对落实“教育三个增长”感到有心无力,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难以建立,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明显不足。如2010年是全省“两基”迎国检年,县政府补足了近几年对教育投入不足部分(220万元),可这只是教育投入的底线。(二)硬件设施配置不均。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以及在特殊历史阶段形成的教育政策的非均衡导向,造成了城乡之间硬件设施标准差距很大。城镇学校拥有多媒体、数字化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拥有跑道、足球场和标准体育器材,而很多农村学校配套设施落后,运动场地面积不足,器材配置标准不适合新课标要求,实验设备缺少和陈旧,缺少专业实验人员。(三)师生住宿条件还需改善。农村学校寄宿学生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同住一室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住房紧缺、简陋,大部分教师住在危房中,没有安全感。即使是交通便利的地方,也有不少教师无住房,给学校对住校生的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学生住平房,教师住危房”,部分教师甚至无住房,有些学校教师五六个合住一个隔音室,而建校都只考虑学生问题,忽视了教师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学校多数教师住在校外,让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安居才能乐业”,教师也希望得到关注。(四)师资配置不均的情况依然突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一是山区12 边远学校教师短缺,如本学年坝区的九保中学有教职工54人、学生531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9.83,山区的平山中学有教职工39人、学生609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5.62。再如,曩宋瑞泉完小本学年有6个教学班,110个学生,18名教师,而该村的圣雄完小点同样是6个教学班,接近100个学生,却只有7个教师;二是教师流动失衡。农村学校条件差,留不住教师,年轻教师稍有成绩,村小的就流向镇小,镇中、镇小的优秀教师又流向县城或坝区;三是“掐尖”现象突出。如很多乡镇中小学花几年时间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在教学上初露端倪,在“想走”与被“相中”的情况下,马上就被县城或坝区学校“掐”走了;四是流失现象严重。因为山区教育工作环境艰苦、压力大,在坝超山缺的实际困难面前,山区优秀教师进不了城、下不了坝,就想方设法“跳槽”。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一年零四个月时间,我县流失中小学教师共计46人,流失比例达9%。其中,提干4人,改行33人,调外县市教育系统9人,且35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占96%以上;五是学科结构失衡。体、音、美、英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中小学尤其突出,据2010年统计,初中根据课程缺各科专业教师共32人,其中农村初中缺29人。小学缺英、音、体、美专业教师130人,其中农村小学缺126人。导致农村中小学虽然遵照上级要求开齐了课程,却无法达到新课标基本要求。12 (五)教师责任“超载”。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入学巩固、人身安全等责任由政府、监护人、学校共同承担,而现实生活中却过多的压在教师身上,让教师一投入工作就随时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六)学生分布不均衡,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不容忽视。随着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强烈,加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免除,学生择校现象增多,造成城区学校办学压力过大,出现大班额。目前,我县县城内一所小学及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均原重存在大班额现象。全县小学45人以上的班级有24个,遮岛小学就有9个;初中45人以上的班77班,民寄校32班。再看农村小学,全县共有77所农村小学、501个班、12010名学生。不足100人的村小35所,占农村小学的45%;不足50人的村小17所,占农村小学的22%。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生源状况急剧变化,全县农村不足50人的微型学校、不足10人的袖珍班越来越多,原来较大的村完小变成了教学点,甚至出现了“空壳校”。由于村小普遍规模过小、生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农村办学效益低下,有限教育资源浪费较大。(七)农村义务教育脱离为农村服务的实际。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始终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明确,以“升学教育”为目的的办学模式,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12 的功能。使得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升入大学的尖子生的陪衬。同时,“升学教育”的要求使得农村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与农业生产经营和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以“升学教育”为目的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得大多数回乡务农学生学到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知识解决不了许多农村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处境。(八)城市规划工作中教育发展空间考虑不够。梁河县总人口16.4万,在县城,只有1所小学,1所初中,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四、促进梁河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划是前提、学校布局是基础、师资配备是核心、资金投入是关键、政府重视是根本。(一)强化政府责任12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政府不仅要为公平教育发展搭建平台,更要为教育发展扫清一切障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部门、一两项措施所能奏效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职责和主导地位,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切实做好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长期规划工作,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认真研究学龄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政策均衡、机会均衡和教师资源的均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经济支持、法律支持和舆论环境支持,进而提出逐步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差距的具体目标,逐步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希望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主动负担辖区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投入的底线,并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要再让教育部门为了争取到法律规定的最低保障经费,而四处“作揖”,并且不必要的分散考虑教育工作的精力。(三)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政策保障。第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把教师编制直接核定到学校,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第二,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的力度,积极推进校长聘任制和轮刚制,抽调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支教、挂职,着力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三,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中、高级专业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切实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第四12 ,要加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使每所学校都有一批骨干教师;第五,要整合县教科中心的教育专家资源,组织教育专家定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业务指导,建立积极的校本教研制度,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第六,加大尊师重教宣传力度,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有今天的成就,是得益于教育,主动为教育办好事、实事是自己的份内事,从思想上解除教师行业口惠而实不惠的现象。(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分步缩小城乡差距。一是推进中小学建设与管理标准化,实现规范化办学,使每一所学校都具有大体均等的办学条件。原则上每个乡镇建设一所标准化中学和一所规模在800-1200人左右的标准化小学,提高学校装备水平,配齐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完善功能用房及设施;二是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学校服务半径大,学生上学难,特别是留守学生管理难等问题;三是建设教师周转房,解决农村教师安居问题,让教师在“安居”的基础上,好好“乐业”。(五)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学校为龙头,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体,抓好“基本运用、整合利用、拓展利用”三个12 环节,积极推进远程教育的实施。逐步实现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具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和闭路电视系统,建立中小学校园网,使远教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六)加强对学校撤并后,到校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对接送学生的车辆安全,学校只有反复嘱咐的权力,希望政府加强管理。(七)鼓励民办义务教育。建议州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予以扶持,发挥民办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补充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满足少数高端人群的高层次教育需要。(八)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梁河县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加强关键环节,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12 第一,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既重视硬件建设,更重视内涵提高,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考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第二,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第三,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当前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是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反映,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第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长远保障。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走出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路。总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个长期、渐近的过程,在政府担当好教育均衡发展主导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11年2月18日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